化工百科
  • 首页
  • 产品
  • 热点
  • 常用手册
  • 供应商后台
  • 了解会员服务
  • 登陆
  • 免费注册



氰化钠

氰化钠(Sodium cyanide)

CAS: 143-33-9

化学式: CNNa

  1. 主页
  2. 产品
  3. 无机化工
  4. 无机盐
  5. 氰化钠
管制品类:危险化学品目录(剧毒)
性质

氰化钠具有白色结晶固体块状、片状颗粒或粉末的外观,易潮解,有微弱的苦杏仁气味。其相对密度为1.596,熔点为563.7℃,沸点为1496℃。它能溶于水、氨、乙醇和甲醇中,并且34℃以下的水溶液易结晶出来的氰化钠,其中常含有1个或2个结晶水。在37.4℃以上时,则失去结晶水,成为强碱弱酸盐。它还易与酸作用,甚至很弱的酸亦能与之反应。此外,它能够熔解铁、锌、镍、铜、钴、银和镉等金属,产生相应的氰化物。在氧的参与下,它能溶解金和银等贵金属,生成络合盐。然而,这种物质非常剧毒!

制法

目前工业生产以丙烯腈副产法为主。

  1. 安氏法:以天然气、氨和空气为原料。天然气经水洗塔脱去无机硫和部分有机硫,经过滤使精制后的天然气含硫量≤1mg/ma、C2以上的烃类在2%以下,液氨经汽化器汽化,空气经过滤器精滤。将三种原料气按氨:甲烷:空气-1:(1.15~1.17):(6, 70~6.80)的比例,经混合器混合进入氧化反应器,以铂铑合金为触媒,于1070 ~1120℃温度下,反应生成含8. 5%的混合气体,经冷却后进氨吸收塔,用硫酸吸收残余氨,然后经水冷却,用低温水吸收氰化氢,尾气经碱洗塔后排空。水吸收氰化氢溶液经换热后进入解吸塔,塔顶得纯度98%HCN,再与碱液反应,生成氰化钠溶液,经蒸发、结晶、干燥、成型,制得成品。
  2. 火焰法:以天然气、氧气、氨为原料,分别经过滤器滤去杂质,稳压计量后进入混合器。氧气一部分做主氧进混合器,另一部分直接进喷嘴作点火用。三种原料气按一定比例配合,在温度1500℃下进行合成氢氰酸的燃烧反应,反应气经喷水淬冷、冷却器冷却,进氨吸收塔,以15%~20%硫酸吸收反应气中的残余氨,可回收硫酸铵。含氰化氢的反应气经水冷,用低温水吸收氰化氢而成15%溶液,经精馏塔精馏可得含量98~6~99%的氰化氢,再经碱液吸收、蒸发、结晶、干燥、成型,制得氰化钠成品。永吸收氰化氢后的尾气含氢气65%、一氧化碳约30%,可回收制合成氨、甲醇、草酸等产品。
  3. 轻油裂解法:将轻油和氨按比例在雾化器中混合,预热至280℃,在电弧炉中裂解反应,以石油焦作载体,以氨气作保护气进行密闭防氧化,温度1450℃,反应生成氢氰酸气体,经除尘、冷却后,再经除氨、水洗、吸收、精馏而得纯净的氢氰酸,再用碱液吸收生成氰化钠。
  4. 丙烯腈副产法:在丙烯氨氧化法制丙烯腈的过程中,副产氰化氢气体(其量相当于丙烯腈产量的4%~ioY6),经碱液吸收,再经蒸发、浓缩、分离、干燥,制得氰化钠产品。
用途

氰化钠在机械工业中用作各种钢的淬火剂。电镀工业中作为镀铜、银、镉和锌等的主要组分。冶金工业中用于提取金、银等贵重金属。化学工业中是制造各种无机氰化物和发生氢氰酸的原料,也用于 manufactured有机玻璃、各种合成材料、丁腈橡胶、合成纤维的共聚物。染料工业中用于制造三聚氰氯(活性染料中间体,又为生产增白剂的原料)。医药工业中用于制造氰乙酸甲酯和丙二酸二乙酯等。纺织工业中用作媒染剂,还用于 steel的液式渗碳,渗氮。直接利用氰化钠生产的重要无机氰化物主要有黄血盐钠、黄血盐钾、氰化钾、氰化锌、氰化钡、氰化亚铜、硫氰化钠、硫氰化钾;有机氰化物有氰乙酸、丙二腈、蛋氨酸、氰苄、三聚氰氯等。利用氰化钠发生氰化氢再生产的主要产品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次氨基三乙酸、羟乙腈等。

安全性

剧毒品一标志

属无机剧毒品,危规编号:GB 6.1类61001

剧毒GANO.A10020 UN N0.1689; IMDG CODE(2004版Volume2)77页,6.1类

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库房中,宜专库专贮

容器必须密闭

遇酸会产生剧毒气体,不可与酸类、氯酸钾(钠)、亚硝酸钾(钠)及食用物品共贮混运

搬运时应穿工作服,戴口罩、手套

工作中,不可饮茶吸烟,工作后应清洗手脸

地面残留物用五倍大苏打溶液中和清除,下脚还应深埋土中

以防为主,防止吸入,破皮肤不可接触

发现头昏不舒服现象时,立即转移到新鲜空气处,或服1%药用大苏打溶液急救,并迅速送医院治疗

失火时处理参见氰化钾

毒性及防护:氰化钠的致死剂量为0. lOg,其他参见氰化钾。

中文名 氰化钠
英文名 Sodium cyanide
别名 山奈
氰化钠
氰化鈉
山奈奶
山奈钠
山埃钠
氰化钠(XZ)
氰化钠(液体)
氰化钠, 颗粒
氰化钠(剧毒)(XZ)
氰化钠, ACS MIN山奈油
山奈油
英文别名 Cyanogran
Cyanobrik
Sodium cyanide
cianurodisodio
cyanideofsodium
Cianuro di sodio
Cyanide of sodium
Cyanure de sodium
(cyano-kappaC)sodium
Sodium cyanide, p.a.
Sodium cyanide,liquid
SODIUMCYANIDE,BRIQUETTE
Sodium Cyanide, Reagent
SODIUMCYANIDE,REAGENT,ACS
Shannai oil
CAS 143-33-9
EINECS 205-599-4
化学式 CNNa
分子量 49.01
InChI InChI=1/CN.Na/c1-2;/rCNNa/c2-1-3
密度 1.6
熔点 563.7°C(lit.)
沸点 1497°C
闪点 1500°C
水溶性 37 g/100mL (20 ºC)
蒸汽压 1 mm Hg ( 817 °C)
蒸汽密度 1.7 (vs air)
溶解度 H2O: 1m在20 °C,澄清,无色
酸度系数 9.36[at 20 ℃]
PH值 11.7 (100g/l, H2O, 20°C)
存储条件 Poison room
稳定性 吸湿性
敏感性 Hygroscopic
外观 固体
颜色 White
气味 The dry salts are odorless, but reaction with atmospheric moisture produces HCN,whose bitter almond
Merck 14,8605
BRN 3587243
暴露限值 TLV-TWA (measured as CN) skin 5 mg CN/m3 (ACGIH and OSHA), 5 mg CN/m3/ 10-minute ceiling (NIOSH).
物化性质 立方晶系,白色结晶颗粒或粉末,易潮解,有微弱的苦杏仁气味。 能溶于水、氨、乙醇和甲醇中。
危险品标志 T+ - 极高毒性物品
极高毒性物品
N - 危害环境的物品
危害环境的物品
风险术语 R26/27/28 - 吸入、皮肤接触及吞食有极高毒性。
R32 - 与酸接触释放极高毒性气体。
R50/53 - 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R48/25 -
安全术语 S7 - 保持容器密封。
S28 - 不慎与皮肤接触后,立即用大量肥皂水冲洗。
S29 - 切勿倒入下水道。
S45 - 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S60 - 该物质及其容器须作为危险性废料处置。
S61 - 避免释放至环境中。参考特别说明/安全数据说明书。
S28A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689 6.1/PG 1
WGK Germany 3
RTECS VZ7525000
TSCA Yes
海关编号 28371110
Hazard Class 6.1
Packing Group I
上游原料 钠 氢氰酸 氧化铅 石油焦 氰熔块 有机硫
下游产品 3-甲基-2-(3,4-二甲氧基苯基)丁腈 对羟基苯甘氨酸 3-氯-2-甲基苯甲腈 二氢-3-羟基-4,4-二甲基-2(3H)呋喃酮 四氢吡喃-4-乙酰氯 甲基丁二酸 2-氯苯乙酸甲酯 氯氟氰菊酯 2-氨基-2-苯基乙酸 N-苯基甘氨酸 5-[2-(甲硫基)乙基]海因 4,4'-偶氮双(4-氰基戊酸) 3-吡啶乙酸 氰基-1-环戊烯 二苯乙醇酸甲酯 一硫化四甲基秋兰姆 腺苷钴胺 ALFA-甲基谷氨酸 1-萘乙腈

氰化钠 - 性质

可信数据

氰化钠具有白色结晶固体块状、片状颗粒或粉末的外观,易潮解,有微弱的苦杏仁气味。其相对密度为1.596,熔点为563.7℃,沸点为1496℃。它能溶于水、氨、乙醇和甲醇中,并且34℃以下的水溶液易结晶出来的氰化钠,其中常含有1个或2个结晶水。在37.4℃以上时,则失去结晶水,成为强碱弱酸盐。它还易与酸作用,甚至很弱的酸亦能与之反应。此外,它能够熔解铁、锌、镍、铜、钴、银和镉等金属,产生相应的氰化物。在氧的参与下,它能溶解金和银等贵金属,生成络合盐。然而,这种物质非常剧毒!

最后更新:2025-06-10 22:55:16

氰化钠 - 制法

可信数据

目前工业生产以丙烯腈副产法为主。

  1. 安氏法:以天然气、氨和空气为原料。天然气经水洗塔脱去无机硫和部分有机硫,经过滤使精制后的天然气含硫量≤1mg/ma、C2以上的烃类在2%以下,液氨经汽化器汽化,空气经过滤器精滤。将三种原料气按氨:甲烷:空气-1:(1.15~1.17):(6, 70~6.80)的比例,经混合器混合进入氧化反应器,以铂铑合金为触媒,于1070 ~1120℃温度下,反应生成含8. 5%的混合气体,经冷却后进氨吸收塔,用硫酸吸收残余氨,然后经水冷却,用低温水吸收氰化氢,尾气经碱洗塔后排空。水吸收氰化氢溶液经换热后进入解吸塔,塔顶得纯度98%HCN,再与碱液反应,生成氰化钠溶液,经蒸发、结晶、干燥、成型,制得成品。
  2. 火焰法:以天然气、氧气、氨为原料,分别经过滤器滤去杂质,稳压计量后进入混合器。氧气一部分做主氧进混合器,另一部分直接进喷嘴作点火用。三种原料气按一定比例配合,在温度1500℃下进行合成氢氰酸的燃烧反应,反应气经喷水淬冷、冷却器冷却,进氨吸收塔,以15%~20%硫酸吸收反应气中的残余氨,可回收硫酸铵。含氰化氢的反应气经水冷,用低温水吸收氰化氢而成15%溶液,经精馏塔精馏可得含量98~6~99%的氰化氢,再经碱液吸收、蒸发、结晶、干燥、成型,制得氰化钠成品。永吸收氰化氢后的尾气含氢气65%、一氧化碳约30%,可回收制合成氨、甲醇、草酸等产品。
  3. 轻油裂解法:将轻油和氨按比例在雾化器中混合,预热至280℃,在电弧炉中裂解反应,以石油焦作载体,以氨气作保护气进行密闭防氧化,温度1450℃,反应生成氢氰酸气体,经除尘、冷却后,再经除氨、水洗、吸收、精馏而得纯净的氢氰酸,再用碱液吸收生成氰化钠。
  4. 丙烯腈副产法:在丙烯氨氧化法制丙烯腈的过程中,副产氰化氢气体(其量相当于丙烯腈产量的4%~ioY6),经碱液吸收,再经蒸发、浓缩、分离、干燥,制得氰化钠产品。
最后更新:2022-01-01 11:00:51

氰化钠 - 用途

可信数据

氰化钠在机械工业中用作各种钢的淬火剂。电镀工业中作为镀铜、银、镉和锌等的主要组分。冶金工业中用于提取金、银等贵重金属。化学工业中是制造各种无机氰化物和发生氢氰酸的原料,也用于 manufactured有机玻璃、各种合成材料、丁腈橡胶、合成纤维的共聚物。染料工业中用于制造三聚氰氯(活性染料中间体,又为生产增白剂的原料)。医药工业中用于制造氰乙酸甲酯和丙二酸二乙酯等。纺织工业中用作媒染剂,还用于 steel的液式渗碳,渗氮。直接利用氰化钠生产的重要无机氰化物主要有黄血盐钠、黄血盐钾、氰化钾、氰化锌、氰化钡、氰化亚铜、硫氰化钠、硫氰化钾;有机氰化物有氰乙酸、丙二腈、蛋氨酸、氰苄、三聚氰氯等。利用氰化钠发生氰化氢再生产的主要产品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次氨基三乙酸、羟乙腈等。

最后更新:2025-08-19 16:24:40

氰化钠 - 安全性

可信数据

剧毒品一标志

属无机剧毒品,危规编号:GB 6.1类61001

剧毒GANO.A10020 UN N0.1689; IMDG CODE(2004版Volume2)77页,6.1类

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库房中,宜专库专贮

容器必须密闭

遇酸会产生剧毒气体,不可与酸类、氯酸钾(钠)、亚硝酸钾(钠)及食用物品共贮混运

搬运时应穿工作服,戴口罩、手套

工作中,不可饮茶吸烟,工作后应清洗手脸

地面残留物用五倍大苏打溶液中和清除,下脚还应深埋土中

以防为主,防止吸入,破皮肤不可接触

发现头昏不舒服现象时,立即转移到新鲜空气处,或服1%药用大苏打溶液急救,并迅速送医院治疗

失火时处理参见氰化钾

毒性及防护:氰化钠的致死剂量为0. lOg,其他参见氰化钾。

最后更新:2025-06-10 22:55:16

氰化钠 - 简介

性质:
- 氰化钠可溶于水,并且能迅速水解释放出氢氰酸气体;
- 它具有一定的腐蚀性,能与酸、硫、卤素等很多物质发生反应;
- 氰化钠是一种强还原剂,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氰化钠酸盐。

用途:
- 氰化钠广泛应用于金矿提取中,以溶解金属金;
- 它也可用作有机合成中的催化剂和酰基化试剂;
- 氰化钠还可用于电镀等行业。

制法:
- 氰化钠一般通过将氢氰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
- 反应式为HCN + NaOH → NaCN + H2O。

安全信息:
- 氰化钠是一种高度有毒的物质,吸入、接触或摄入氰化钠都可能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 它应储存在密闭容器中,并且远离酸性物质;
- 在接触氰化钠时,应戴上防护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
- 氰化钠应以专门的处理方式处理废弃物。

最后更新:2024-04-09 19:55:45
氰化钠
化工百科提示: 该产品属于管制类产品-危险化学品(剧毒),个人不得非法销售或购买。公司或单位需取得相关部门发放的许可证并按法律规定进行登记备案。物流、仓储均需具有相应资质的物流公司和仓储公司,严禁使用快递运输。
氰化钠的上游原料
丙烯腈 氧化铅 有机硫 水洗塔 发生器
氰化钠的下游产品
2-(2-氯苯基)-2-溴乙酸甲酯 3-甲基-2-(3,4-二甲氧基苯基)丁腈 3,5-二甲氧基苯基乙腈 二氢-3-羟基-4,4-二甲基-2(3H)呋喃酮 5-(4-甲氧苯基)-2,4-咪唑烷二酮 四氢吡喃-4-乙酸 2-氯苯乙酸甲酯 N-苯基甘氨酸 5-[2-(甲硫基)乙基]海因 4,4'-偶氮双(4-氰基戊酸) 2-乙基-2-甲基丁二酸 一硫化四甲基秋兰姆 DL-扁桃酸 腺苷钴胺 1-萘乙腈 扁桃腈
您刚刚浏览过
氰化钠
你知道吗?
化工百科小程序

微信搜索化工百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化工百科小程序,随时随地查信息!

  • 使用化工百科前必读

  • 首页
  • 注册
  • 登录
  • 会员介绍
  • 联系方式
  • 化工百科英文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