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E 国际站:
5-Aminosalicylic Acid品牌:MedChemExpress (MCE)
货号:HY-15027
CAS:89-57-6
中文名称:美沙拉嗪
5-氨基水杨酸
Synonyms:5-氨基水杨酸
Mesalamine
5-ASA
Mesalazine
纯度:99.82%
存储条件:室温,避光,氮气保存
运输条件:美国大陆的室温
其他地方可能有所不同。
产品活性:5-Aminosalicylic acid (Mesalamine) 是一种特异性的 PPARγ 激动剂,还抑制 p21-激活激酶1 (PAK1) 和 NF-κB。5-Aminosalicylic acid 可抑制骨桥蛋白 (OPN) 的活性。
生物活性:5-Aminosalicylic acid (Mesalamine) 是一种特异性 PPARγ 激动剂,也可抑制 p21 激活激酶 1 (PAK1) 和 NF-κB。 IC50 和目标:PPARγ、PAK1、NF-κB[1] 体外: 5-氨基水杨酸 (5-ASA) 是一种特异性PPARγ 的激动剂,只有 PPARγ 而不是 PPARα 或 PPARδ 诱导 p65 降解。 5-氨基水杨酸诱导 p65 蛋白降解,表明 PPARγ 的 E3 泛素连接酶活性。 5-氨基水杨酸还在 mRNA 水平抑制 PAK1,这表明存在独立于 PPARγ 配体激活的额外机制。 5-氨基水杨酸通过抑制 PAK1[1] 阻断肠上皮细胞 (IEC) 中的 NF-κB。用不同浓度(10-1000 μmol/L)的 5-Aminosalicylic acid (5-ASA) 或 Nimesulide 预处理 12-96 h,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抑制 HT-29 结肠癌细胞的生长。然而,5-氨基水杨酸或尼美舒利的抑制没有统计学意义。当用不同剂量的 5-氨基水杨酸和尼美舒利联合预处理时,HT-29 结肠癌细胞的生长受到剂量依赖性抑制。结合 5-Aminosalicylic acid (final concentration 100 μM) 和 Nimesulide (final concentration 10-1000 μM) 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 HT-29 结肠癌细胞的增殖,比相应剂量的 Nimesulide 更有效。同样,尼美舒利(终浓度 100 μM)和 5-氨基水杨酸(终浓度 10-1000 μM)的组合也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这些细胞的增殖,比相应剂量的 5-氨基水杨酸更有效[2 ]。 体内:5-氨基水杨酸 (5-ASA) 在异种移植肿瘤模型中具有抗肿瘤作用。为了评估 5-氨基水杨酸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移植了 HT-29 结肠癌细胞的 SCID 小鼠连续 21 天每天用 50 mM 5-氨基水杨酸治疗。在治疗结束时,与对照小鼠或仅用 GW9662 治疗的小鼠相比,接受 5-氨基水杨酸的 SCID 小鼠的肿瘤重量和体积减少了 80-86%。 5-氨基水杨酸治疗 10 天后,已经可以检测到 5-氨基水杨酸的抗肿瘤作用。用 5 mM 5-氨基水杨酸处理的小鼠获得了类似的结果。通过同时腹膜内给药 GW9662,5-氨基水杨酸的抗肿瘤发生作用在 21 天时完全消失。因此,观察到的 5-氨基水杨酸的抗肿瘤作用至少部分依赖于 PPARγ[3]。
体外:5-氨基水杨酸 (5-ASA) 是 PPARγ 的特异性激动剂,只有 PPARγ 而非 PPARα 或 PPARδ 能诱导 p65 降解。5-氨基水杨酸诱导 p65 蛋白降解,表明 PPARγ 具有 E3 泛素连接酶活性。5-氨基水杨酸还在 mRNA 水平上抑制 PAK1,这提示存在一种不依赖于 PPARγ 配体活化的额外机制。5-氨基水杨酸通过抑制 PAK1 来阻断肠上皮细胞 (IEC) 中的 NF-κB[1]。用不同浓度 (10-1000 μmol/L) 的 5-氨基水杨酸 (5-ASA) 或尼美舒利预处理 12-96 小时,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方式抑制 HT-29 结肠癌细胞的生长。但5氨基水杨酸和尼美舒利的抑制作用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剂量的5氨基水杨酸和尼美舒利联合用药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T-29结肠癌细胞的增殖。5氨基水杨酸(终浓度100 μM)和尼美舒利(终浓度10-1000 μM)联合用药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HT-29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且抑制作用强于相应剂量的尼美舒利。同样,尼美舒利(终浓度100 μM)和5氨基水杨酸(终浓度10-1000 μM)联合用药也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这些细胞的增殖,且抑制作用强于相应剂量的5氨基水杨酸[2]。MCE尚未独立证实这些方法的准确性,仅供参考。
体内:5-氨基水杨酸 (5-ASA) 在异种移植肿瘤模型中具有抗肿瘤作用。为了评估 5-氨基水杨酸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植入 HT-29 结肠癌细胞的 SCID 小鼠连续 21 天每天接受 50 mM 的 5-氨基水杨酸治疗。治疗结束时,与对照小鼠或仅接受 GW9662 治疗的小鼠相比,接受 5-氨基水杨酸治疗的 SCID 小鼠的肿瘤重量和体积减少了 80-86%。接受 5-氨基水杨酸治疗 10 天后,即可检测到 5-氨基水杨酸的抗肿瘤作用。接受 5 mM 的 5-氨基水杨酸治疗的小鼠也获得了类似的结果。 5-氨基水杨酸的抗肿瘤作用在腹膜内同时注射GW9662后,21天时完全消失。因此,观察到的5-氨基水杨酸的抗肿瘤作用至少部分依赖于PPARγ[3]。MCE尚未独立证实这些方法的准确性。它们仅供参考。
动物实验:小鼠[3] 使用 6 至 7 周龄的无病原体 BALB/c SCID 小鼠。将用 GW9662 预处理或未预处理 24 小时的人结肠癌细胞(107 HT-29 细胞)皮下植入动物侧腹。细胞接种两天后,小鼠每天通过肿瘤周围注射 5-氨基水杨酸(5 或 50 mM),持续 10 或 21 天。通过每天腹膜内注射 GW9662(1 mg/kg/天)来评估 5-氨基水杨酸治疗期间 PPARγ 的影响。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 5-氨基水杨酸。每周检查小鼠三次,以查看肿瘤的发展情况。在第 10 或 21 天杀死小鼠后,计算肿瘤大小和体积。在石蜡包埋进行组织学检查之前,对肿瘤进行称重。MCE 尚未独立证实这些方法的准确性。它们仅供参考。
细胞实验:用MTT法测定细胞抑制作用。用0.25%胰蛋白酶溶液处理HT-29结肠癌细胞5分钟,使其分离。随后,将细胞接种到96孔板中(1×106细胞/孔),添加10%FCS,让其附着24小时,然后加入测试化合物(5-氨基水杨酸10、50、100、500和1000μM
尼美舒利
及其组合)。测试化合物在无血清培养基中稀释。然后将细胞在培养基或不同浓度的药物中孵育48小时,加入20μL MTT溶液(5g/L)的PBS溶液。四小时后,除去每孔中的培养基,加入120μL 0.04mM盐酸异丙醇,轻轻震荡10分钟。使用 ELISA 读数仪在 490 nm 处测量染料吸收。每个浓度或对照组使用五个孔。另一方面,将细胞接种到 96 孔板上(1×106 个细胞/孔),让其附着 24 小时,然后用测试化合物(5-氨基水杨酸、尼美舒利及其组合)处理。最终浓度为 100 μM。将相同的培养基加入对照组,然后测量染料吸收。每个测试化合物或对照组使用五个孔[2]。MCE 尚未独立证实这些方法的准确性。它们仅供参考。
IC50 & Target:PPARγ PAK1 p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