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E 国际站:
Sodium butyrate品牌:MedChemExpress (MCE)
货号:HY-B0350A
CAS:156-54-7
中文名称:丁酸钠
Synonyms:丁酸钠
Butanoic acid sodium
Butyric acid sodium
纯度:≥98.0%
存储条件:4°C,密封保存,远离潮湿 *溶剂中:-80°C,6个月
-20°C,1个月(密封保存,远离潮湿)
运输条件:美国大陆的室温
其他地方可能有所不同。
产品活性:Sodium Butyrate (Butanoic acid sodium salt) 是一种短链脂肪酸,可以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生物活性:丁酸钠(sodium butanoate)是HDAC的抑制剂,具有抗肿瘤活性[1][2][3][4][5]。
体外:丁酸钠可诱导鼻咽癌细胞的形态变化、抑制细胞增殖并削弱细胞活力。丁酸钠 (1、5、10 mM) 对鼻咽癌细胞具有细胞毒性,在 5-8F 和 6-10B 细胞中均诱导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的细胞活力下降。丁酸钠通过激活线粒体凋亡轴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此外,SOCE 抑制和 CRAC 通道破坏可减弱丁酸钠诱导的细胞凋亡[1]。丁酸钠显著降低细胞活力,同时降低 p-mTOR 和 PCNA 蛋白水平。丁酸钠以剂量依赖性方式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在 G0/G1 期,并减少 S 期细胞数量。此外,较高浓度的丁酸钠(1、5、10 mM)可增加p21、p27和促凋亡bak基因的相对表达,以及p21Waf1/Cip1、p27Kip1、cyclinD3、CDK4和Cleave-caspase3的蛋白水平,而5和10 mM丁酸盐可降低cyclinD1和CDK6的水平[3]。MCE尚未独立证实这些方法的准确性。它们仅供参考。
体内:与未治疗的动物相比,HI 后立即注射丁酸钠 (300 mg/kg,sc) 几乎提供了完全的神经保护。注射丁酸钠会导致同侧小胶质细胞数量增加到接受载体治疗的动物的 150%。丁酸钠促进新生儿缺氧缺血后小胶质细胞从 M1 型极化为 M2 型表型[2]。丁酸钠 (300 mg/kg,sc) 与 AK-7 (20 mg/kg,ip) 联合使用可显著缓解小鼠探索新物体时间的减少,改善小鼠齿状回中 Ki67 阳性细胞和 DCX 免疫反应性神经母细胞数量的减少。此外,丁酸钠可逆转 SIRT2 相关的年龄表型[4]。MCE 尚未独立证实这些方法的准确性。它们仅供参考。
动物实验:日龄幼鼠单侧颈动脉结扎后进行 60 分钟缺氧(7.6% O2)。丁酸钠(300 mg/kg)给药方案为 5 天,第一次注射在缺氧暴露后立即进行。损伤后 6 天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估同侧半球的损伤。样本分别在 24、48 小时和 6 天采集。MCE 尚未独立证实这些方法的准确性。它们仅供参考。
细胞实验:将细胞以2,000细胞/孔的密度接种于96孔板中,每孔加入200 µL含有不同浓度丁酸钠的培养基,连续培养72小时。每隔24小时,在相应孔中加入20 µL 5 mg/mL MTT溶液,继续培养4小时。然后加入150 µL二甲基亚砜,室温下轻轻振荡15分钟。最后测量492nm处的吸光度以表示细胞存活率。MCE尚未独立证实这些方法的准确性。仅供参考。
IC50 & Target:HDAC Human Endogenous Metabolite Microbial Metabol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