钼酸铵法测总磷,不显色是什么原因?

网友 2

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酸度对磷钼杂多酸的还原有较大的影响,较适宜的酸度为0.7~1.1。酸度太低,在磷钼杂多酸还原的同时,过量的钼酸铵也被还原;酸度高于此值时,部分杂多酸被还原,吸光度随酸度的变化而波动;酸度高于1.4N时,没有蓝色产生,可能是在该酸度下,磷钼杂多酸不能形成。 可以借鉴一下。

回答

其他回答
不显色的问题我也遇到过,一般重新配制试剂就可以解决,因为反应中的某个试剂不对或失效就会导致不显色。你说的酸度估计是指反应在偏酸性条件下进行吧。反应中有氢离子参与。 1、 抗坏血酸(hg3-536):20g/l; 称取10g抗坏血酸,精确至0.5g,称取0.2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精确至0.01g,溶于200ml水中,加入8.0ml甲酸,用水稀释至500ml,混匀,贮存于棕色瓶中(有效期一个月)。 2、钼酸铵(gb 657):26g/l溶液; 称取13g钼酸铵,精确至0.5g,称取0.5g酒石酸锑钾,精确至0.01g,溶于200ml水中,加入230ml硫酸溶液(2.2),混匀,冷却后用水稀释至500ml,混匀,贮存于棕色瓶中(有效期二个月)。 3、磷标准溶液:1ml含有0.5g po43-; 称取0.7165g预先在100~105℃干燥并以恒重过的磷酸二氢钾(2.1)精确至0.0002g,溶于约500ml水中,定量转移至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磷标准溶液:1ml含有0.02mg po43-; 取20.00ml磷标准溶液(2.6)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5、过硫酸钾(gb641),40g/l溶液; 称取20g过硫酸钾,精确至0.5g,溶于500ml水中,摇匀,贮存于棕色瓶中(有效期一个月)。 原理:在酸性溶液中,用过硫酸钾作分解剂,将聚磷酸盐和有机磷转化为正磷酸盐,正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生成黄色的磷钼杂多酸,再用抗坏血酸还原成磷钼蓝,于710nm最大吸收波长处分光光度法测定。 标准曲线:分别取0(空白)、1.00、2.00、3.00、4.00、5.00、6.00、7.00、8.00磷标准溶液(2.7)于9个50ml容量瓶中,依次向各瓶中加入约25ml水,2.0ml钼酸铵溶液(2.5),3.0ml抗坏血酸溶液(2.4),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室温下放置10min。在分光光度计710nm处,用1cm吸收池,以空白调零测吸光度。以测得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相对应的po43-量(mg)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从试样中取5.00ml试验溶液于10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硫酸溶液(2.3),5.0ml过硫酸钾溶液(2.8),用水调整锥形瓶中溶液体积至约50ml,置于可调电炉上缓缓煮沸15min至溶液快蒸干为止,取出后流水冷却至室温,定量转移至50ml比色管中。加入2.0ml钼酸铵溶液(2.5),3.0ml抗坏血酸溶液(2.4),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室温下放置10min。在分光光度计710nm处,用1cm吸收池,以不加试验溶液的空白调零测吸光度。
回答者:网友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