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介绍来自 丰收邦 公 众 号 文章 危害症状 在玉米心叶期,叶片被害初期为半透明斑或蛀孔,叶片展开后为整齐的排孔;孕穗期,幼虫集中危害穗苞内的雄穗,当雄穗抽出后,幼虫开始蛀食雄穗柄和雌穗以上的茎秆,造成雄穗及上部茎秆折断。雌穗膨大或者在开始抽丝时,初孵幼虫集中在花丝内危害,大龄幼虫蛀入雌穗着生节及其附近茎节,蛀孔口有大量虫粪排出。雌穗被害,幼虫常常先在花丝顶端取食,然后蛀入穗中,取食穗轴和籽粒,被害部位有大量虫粪堆集。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处理越冬寄主秸杆,压低虫口基数,对玉米的秸秆、穗轴、苞叶等进行粉碎或堆沤等处理,杀死其中的越冬幼虫;尽量压低春播玉米的播种面积,减轻夏玉米的受害程度。 玉米打苞抽穗期,幼虫大多集中在雄穗苞上危害,隔行人工出去2/3的雄穗,可杀灭其中的幼虫。 2、物理防治 (1)每10~15亩设置一盏诱虫灯,在成虫发生期晚上开灯诱杀成虫;或者利用雌性信息素诱芯诱杀雄虫,每亩1~2个诱芯。 (2)赤眼蜂在消灭玉米螟方面有很显著的作用,并且成本低。在玉米螟产卵的始期、盛期末期分别放蜂,每666.7平方米放蜂1万-3万个,设2-4个放蜂点。用玉米叶把卵卡卷起来,卵卡高度距地面1米为宜。 3化学防治 (1)掌握好两个关键时期 一是穗期,防治方法主要是撒颗粒剂。 二是心叶末期。可用0.5%的锌硫磷颗粒剂或2.5%西维因颗粒,3.6%杀虫双颗粒剂等,或者将每克含分生孢子50~100亿的白僵菌粉0.5公斤拌炉渣颗粒5公斤制成颗粒剂,苏云金杆菌颗粒剂,每株2克。最好于早上露水干后,将颗粒剂集中撒在心叶里,并晃动叶片,使颗粒剂滚落于心叶底部。 (2)当虫穗率达到10%或白穗花丝有虫50头以上时,在抽丝盛期防治一次,若抽穗率超过30%,第一次施药后6~8天再施一次。 将颗粒剂撒在“四腋一顶”上,即雌穗着生节的叶腋、其上部2片叶和下部1片叶的叶腋、雌穗顶的花丝上。此时施颗粒剂应在露水未干时进行。或者将50%敌敌畏乳剂800倍液、50%的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喷洒在“四腋一顶”处。 (3)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或5.5%甲维盐·氟铃脲乳油30毫升/亩喷雾防治。22%噻虫·高氟微囊悬浮-悬浮剂(方向盘),亩用10~20克,茎叶喷雾。 (4)可用微生物农药杀螟杆菌、白僵菌等。施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灌心叶,用每克含孢子100亿以上的菌粉1千克加水1000-2000升,灌注心叶。 另一种方式是配制成菌土或颗粒剂,菌土一般用1千克杀螟杆菌加细土或护灰100-3000克。颗粒剂一般配成20倍左右(白僵菌粉1千克与20千克炉渣颗粒混拌即成),每株施2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