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试验时什么时候用坩埚,什么时候用蒸发皿

网友 1

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展开3全部

化学试验时,固体用坩埚灼烧,溶液用蒸发皿蒸发掉溶剂留下溶质。

坩埚是化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作用是灼烧固体物质,溶液的蒸发、浓缩或结晶(如果有蒸发皿,应该选择蒸发皿。当然坩埚也可以用于溶液的蒸发、浓缩或结晶)。

蒸发皿在一般实验中,当需蒸发溶液体积较小时,可在蒸发皿中直接蒸发。对于非可燃性溶液,若溶液很稀,物质对热稳定性又较好时,蒸发皿可以放置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或煤气灯直接加热蒸发,待溶液变浓时再转移至水浴上加热蒸发。

对于可燃性有机溶液,若溶液较浓,物质对热稳定性较差时,则应在通风橱内用水浴间接加热蒸发。

扩展资料:

蒸发皿与坩埚区别:

1、用途不同:坩埚可以加热不含水的物质,比如熔化非腐蚀性盐类、灼烧沉淀、碳化或灰化某些复杂试样等;蒸发皿一般用于蒸发溶液。

2、材料不同:坩埚的材料必须耐高温,陶瓷的坩埚使用的温度上限约为800度;石英的坩埚可以在1000度以上的高温使用,蒸发皿通常为普通玻璃制和陶瓷的,使用温度应该多在400度以下。

3、加热方式不同:坩埚可以直接加热,或者放进高温加热炉中加热;陶瓷制蒸发皿也可用明火直接加热,玻璃制蒸发皿一般要垫上石棉网才能加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坩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蒸发皿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