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回答
观察琼脂糖凝胶中DNA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荧光染料溴化乙锭进行染色,溴化乙锭含有一个可以嵌入DNA堆积碱基之间的一个三环平面基团,它与DNA的结合几乎没有碱基序列特异性。在高离子强度的饱和溶液中,大约每2.5个碱基插入一个溴化乙锭分子。当染料分子插入后,其平面基团与螺旋的轴线垂直并通过范德华力与上下碱基相互作用。这个基团的固定位置及其与碱基的密切接近,导致与DNA结合的染料呈现荧光,其荧光产率比游离溶液中染料有所增加。DNA吸收254nm处的紫外辐射并传递给染料,而被结合的染料本身吸收302nm和366nm的光辐射。这两种情况下,被吸收的能量在可见光谱红橙区的590nm处重新发射出来。由于溴化乙锭-DNA复合物的荧光产率比没有结合DNA的染料高出20-30倍,所以当凝胶中含有游离的溴化乙锭(0.5ug/ml)时,可以检测到少至10ng的DNA条带。 由于在该染料存在的情况下,线状DNA的电泳迁移率约降低15%,因此,当需要知道DNA片段的准确大小(如DNA限制酶酶切图谱的鉴定)时,凝胶应该在无EB情况下电泳,电泳结束后用EB染色。染色完毕后,通常不需要脱色。但是在检测小量DNA(小于10ng)片段时,通常要将染色后的凝胶进行脱色。 溴化乙锭可以用来检测单链或双链核酸(DNA或RNA)。但是染料对单链核酸的亲和力相对较小,所以其荧光产率也相对较低。事实上,大多数对单链DNA或RNA染色的荧光是通过染料结合到分子内形成较短的链内螺旋产生的。
回答者:网友
其他回答
溴化乙锭是一种高度灵敏的荧光染色剂,用于观察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dna。溴化乙锭含有一个可以嵌入dna堆积碱基之间的一个三环平面基团。它与dna的结合几乎没有碱基序列特异性。在高离子强度的饱和溶液中,大约每2.5个碱基插入一个溴化乙锭分子。当染料分子插入后,其平面基团与螺旋的轴线垂直并通过范德华力与上下碱基相互作用。这个基团的固定位置及其与碱基的密切接近,导致与dna结合的染料呈现荧光,从而是观察dna最常用的方法。 银染又称镀银或银浸法,是专门针对蛋白质的一种染色法,常用于显示神经细胞、神经纤维和网状纤维的一种方法,将切片浸于银盐(如硝酸银)染料中,使银盐沉淀在这些结构的表面而显出黑褐色,其余结构不着色,这样观察切片就很清晰。 dna银染分型的技术是用于常规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扩增产物谱带的显示系统,银染液中的ag+可以与dna 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在甲醛的作用下,ag+被还原称银颗粒,谱带呈黑褐色。多基因座复合扩增产物电泳分离后,pag凝胶直接用银染法显带。pcr反应中引物或底物dntps不经任何修饰,pcr扩增产物不带任何标记,银染显示各基因座等位基因没有基因座特异性,所以复合扩增体系中多个基因座的基因长度范围必须互不重叠。因受片段长度范围选择的限制,能够同时扩增的基因座个数有限或者仅用于单位点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和成本低等优点。
回答者: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