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晶体。不可燃。可溶于甲醇、甲醛、乙酸、热乙二醇、甘油、吡啶,不溶于乙醚、苯、四氯化碳。在高温下能分解产生高毒的氰化物气体。
三聚氰胺通过尿素和氨气进行合成
采用硅胶作为催化剂
半干式常压法工艺进行加速反应
在380~400℃下进行合成,凝华器中结晶形成粗品
溶解、过滤、结晶后制成成品
或者将双氰胺直接添加到甲醇溶剂中,于200℃与氨反应而得
用于皮革加工的鞣剂和填充剂,广泛应用于塑料、木材、造纸、纺织、涂料等行业。这些产品是制造高级涂料、层压板、模塑粉、黏合剂、纺织及纸张处理剂、绝缘材料的原料。
小鼠经口LD50:4550mg/kg;大鼠经口3000mg/kg。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工作人员应做好防护,若不慎触及皮肤和眼睛,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中文名 | 三聚氰胺 |
英文名 | Melamine |
别名 | 蜜胺 密胺 蛋白精 三氨三嗪 三聚氰胺 三聚氰酰胺 氰脲三酰胺 3,5-三嗪 2,4,6-三氨基脲 三聚氰胺,蜜胺(一种高效减水剂) 1,3,5-三嗪-2,4,6-三胺 2,4,6-三氨基-1,3,5-三嗪 |
英文别名 | Melamine MELAMINE(P) Cyanuramide Melamine, synthesis grade 1,3,5-Triazin-2,4,6-triaMine 1,3,5-triazine-2,4,6-triamine 2,4,6-Triamino-1,3,5-triazine 1,2,3-triazine-4,5,6-triamine 1,2,3-triazine-2,4,6(1H)-triamine 1,3,5-Triazine-2,4,6-triamine (Melamine) 2,4,6-TRIAMINO-1,3,5-TRIAZINE FOR SYNTHE Melamine (250 mg) (2,4,6-Triamino-1,3,5-triazine) Melamine,2,4,6-Triamino-1,3,5-triazine, sym-Triaminotriazine |
CAS | 108-78-1 94977-27-2 |
EINECS | 203-615-4 |
化学式 | C3H6N6 |
分子量 | 126.12 |
InChI | InChI=1/C3H8N6/c4-2-1-3(5)8-9(6)7-2/h1,7H,4,6H2,(H2,5,8) |
InChIKey | JDSHMPZPIAZGSV-UHFFFAOYSA-N |
密度 | 1.573 |
熔点 | >300 °C (lit.) |
沸点 | 224.22°C (rough estimate) |
闪点 | >110°C |
水溶性 | 3 g/L (20 ºC) |
蒸汽压 | 66.65 hPa (315 °C) |
溶解度 | 水: 可溶性25mg/mL,澄清至微混浊,无色 |
折射率 | 1.872 |
酸度系数 | 5(at 25℃) |
PH值 | 7-8 (32g/l, H2O, 20℃) |
存储条件 | no restrictions. |
稳定性 | 稳定。与强酸、强氧化剂不相容。不易燃。 |
敏感性 | Easily absorbing moisture |
外观 | 细结晶粉末 |
颜色 | White |
Merck | 14,5811 |
BRN | 124341 |
物化性质 | 白色单斜晶体。 少量溶于水、乙二醇、甘油及吡啶。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苯、四氯化碳。 |
MDL号 | MFCD00006055 |
危险品标志 | Xi - 刺激性物品![]() Xn - 有害物品 ![]() |
风险术语 | R43 - 与皮肤接触可能致敏。 R44 - 密闭加热有爆炸危险。 R20/21 - 吸入及皮肤接触有害。 |
安全术语 | 36/37 -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手套。 |
危险品运输编号 | 3263 |
WGK Germany | 1 |
RTECS | OS0700000 |
TSCA | Yes |
海关编号 | 29336980 |
Packing Group | III |
上游原料 | 硅胶 液氨 尿素 液氨 |
下游产品 | 氮化硼 |
参考资料 展开查看 | 1. [IF=10.588] Hongxue An et al."The behavior of melamine in bi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J Hazard Mater. 2017 Jan;322:445 2. [IF=10.588] Yong Guo et al."UV-light promoted formation of boron nitride-fullerene composite and its photodegradation performance for antibiotics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J Hazard Mater. 2021 May;410:124628 3. [IF=4.616] Ling Li et al."Point-of-care testing of melamine via gas pressure readout using polythymine-coated Au@Pt nanoparticles through specific triple hydrogen-bonding recognition."Analyst. 2021 Sep;146(19):5898-5903 4. [IF=3.591] Congcong Yan et al."Improved photoremoval performance of boron carbon nitride–pyromellitic dianhydride composite toward tetracycline and Cr(VI) by itself to change the solution pH."New J Chem. 2020 Jul;44(26):11105-11124 5. [IF=3.361] Mei Li et al."An electrochemical immunosensor coupling a bamboo-like carbon nanostructure substrate with toluidine blue-functionalized Cu(II)-MOFs as signal probes for a C-reactive protein assay."Rsc Adv. 2021 Feb;11(12):6699-6708 6. [IF=5.268] Bo Jiang et al."Precursor structure-determined fluorescence labeling for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mong four polyethylenimine-based carbon quantum dots."Colloid Surface B. 2022 May;213:112411 |
三聚氰胺(化学式C3H6N6)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多种性质和用途。
性质:
1. 物理性质:三聚氰胺是无色结晶固体,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
2. 化学性质:三聚氰胺是一种稳定的化合物,在常温下不易分解。它可溶于水和一些有机溶剂,如甲醇和乙酸。
用途:
1. 工业上,三聚氰胺常用作合成树脂的原料,如腈纶、酚醛塑料等。它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耐化学腐蚀性。
白色晶体。不可燃。可溶于甲醇、甲醛、乙酸、热乙二醇、甘油、吡啶,不溶于乙醚、苯、四氯化碳。在高温下能分解产生高毒的氰化物气体。
三聚氰胺通过尿素和氨气进行合成
采用硅胶作为催化剂
半干式常压法工艺进行加速反应
在380~400℃下进行合成,凝华器中结晶形成粗品
溶解、过滤、结晶后制成成品
或者将双氰胺直接添加到甲醇溶剂中,于200℃与氨反应而得
用于皮革加工的鞣剂和填充剂,广泛应用于塑料、木材、造纸、纺织、涂料等行业。这些产品是制造高级涂料、层压板、模塑粉、黏合剂、纺织及纸张处理剂、绝缘材料的原料。
制造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主要原料,用作有机元素分析试剂,也用于有机及树脂的合成作皮革加工的鞣剂和填充剂。与甲醛缩合聚合可制得三聚氰胺树脂,可用于塑料及涂料工业,也可作纺织物防摺、防缩处理剂。其改性树脂可做色泽鲜艳、耐久、硬度好的金属涂料。
与甲醛缩合聚合制成的三聚氰胺树脂被广泛应用于木质建筑模板的制造和加工中。可用于模板表面的防水和木芯板的粘连,增加模板的重复使用次数。
小鼠经口LD50:4550mg/kg;大鼠经口3000mg/kg。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工作人员应做好防护,若不慎触及皮肤和眼睛,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中国标准
中国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2008年9月13日指出,三聚氰胺属于化工原料,是不允许添加到食品中的,故暂未设定像农药残留那样的标准限制。10月8日,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制定三聚氰胺在乳与乳制品中的临时管理值:
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1mg/kg,高于1mg/kg的产品一律不得销售。液态奶(包括原料乳)、奶粉、其他配方乳粉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2.5mg/kg,高于2.5mg/kg的产品一律不得销售。含乳15%以上的其他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2.5mg/kg,高于2.5mg/kg的产品一律不得销售。
国际标准
2012年7月5日,联合国负责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为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设定了新标准,以后每公斤液态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不得超过0.15毫克。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说,三聚氰胺含量新标准将有助于各国政府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健康。
微信搜索化工百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化工百科小程序,随时随地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