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3-甲基-1-环己烯(3-Methyl-1-cyclohexene,简称3MCHe)是一种环状烯烃,其分子骨架为环己烯环,-CH₃取代于3位,双键位于1号位。在大气环境中,其臭氧分解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产率显著低于双键位甲基取代的同系物1-甲基-1-环己烯;而在燃烧过程中烟灰产生的量高于其他同系物。
图一 3-甲基-1-环己烯
燃烧机理
3-甲基-1-环己烯的双键为烯烃双键,π键易受亲电试剂或自由基攻击;3位甲基的存在不会直接共轭于双键,但会通过超共轭效应稳定双键附近的自由基中间体,同时增加环的空间位阻。燃烧中OH·自由基抽取H的反应优先发生在与双键共轭的碳原子上,形成共振稳定的自由基,而非甲基所在的3位碳。3-甲基-1-环己烯与OH自由基反应(活化能 < 5 kcal/mol),优先抽取C1或C4位的H(与双键共轭),形成共振稳定的自由基,其吉布斯自由能比其他自由基低~20 kcal/mol,热力学上更稳定;稳定自由基通过 unimolecular 脱氢反应生成甲基环己二烯,随后经氧化环化生成甲苯。另一种路径为3-甲基-1-环己烯的不稳定自由基可发生retro-DA反应,环打开生成乙烯与1,3-戊二烯,这些产物难以进一步聚合为烟气[1]。
图二 3-甲基-1-环己烯的燃烧与温度的关系
臭氧分解路径
3-甲基-1-环己烯的主要去除途径是与臭氧反应生成SOA,核心机制与反应产物的蒸气压及颗粒相分配能力相关。与臭氧的反应遵循烯烃臭氧分解路径,臭氧加成到C1-C2双键,形成不稳定的初级臭氧化物,该过程为反应速率控制步;POZ快速分解为激发态双功能 Criegee中间体,因其3位甲基的空间位阻,更倾向于单分子异构化;Criegee中间体异构化后分解为醛类、酮类及少量二羧酸,但由于甲基未共轭于双键,生成的二羧酸多为短链,且羟基化二羧酸产量极低。
图三 3-甲基-1-环己烯臭氧分解产生的SOA
SOA产率低的核心原因
3-甲基-1-环己烯的 SOA 产率显著降低主要源于两方面,它的双键 - 甲基共轭使 Criegee 中间体更易生成长链二羧酸与羟基化二羧酸,这些产物蒸气压低(Kom值大),易分配到颗粒相;而生成的短链二羧酸蒸气压较高(Kom值小),颗粒相分配比例低;Keywood 等的关联分析显示,甲基在非双键位与SOA产率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0.472),原因是3-甲基-1-环己烯的反应产物中羰基酸含量低,难以通过烯醇加成反应形成低聚体。
3-甲基-1-环己烯燃烧会产生高烟灰,在燃料配方中需避免含非双键位甲基的环状烯烃,或通过添加氧化剂如乙醇、生物柴油等抑制其脱氢路径,从而降低发动机尾气排放。无论臭氧分解还是燃烧,双键均为初始反应位点,甲基通过远程电子效应调控后续路径,体现烯烃反应的活性中心守恒规律;无论是Criegee 中间体(臭氧分解)还是碳自由基(燃烧),其稳定性均直接决定产物分布 —— 稳定中间体倾向于生成高碳产物,不稳定中间体倾向于生成低碳产物[2]。
参考文献
[1]D M K ,V V ,R B , et al.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formation from the ozonolysis of cycloalkenes and related compounds.[J].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4,38(15):4157-64.
[2]Kim S ,Fioroni M G ,Park J , et al.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insight into the soot tendencies of the methylcyclohexene isomers[J].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2019,37(1):1083-1090.DOI:10.1016/j.proci.2018.06.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