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在寒冷的冬天续航里程有影响。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内部的电解质通过化学反应的变化,在正负极出现电势差从而产生电流。在低温环境下电解质移动得相当慢,从而影响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转移活性,导致电池充放电性能下降。
简单地说,在低温环境下,并不是锂电池真的没电了,而是有电却不能正常释放出来。有分析数据称,普通的锂电池在零摄氏度时,其容量会减少20%,当达到零下10摄氏度时,容量可能只有一半左右。
扩展资料:
采用新技术后的电池,首次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从阴极向阳极流动,会损失部分锂离子,但锂离子会嵌入并存储,利用锂离子减少的磷酸钒阴极与预锂化硬碳阳极,这样电池就保留了常规锂离子电池的高能量密度、高电量以及使用寿命。
据悉,零下40摄氏度下,新技术加持的电池电量能占到总量的2/3,而常规锂电池的电量保有量只有10%。这主要得益于磷酸钒阴极的天然特性及预锂化硬碳阳极的快速反应动力学。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