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应该是选B吧。参考资料如下:
初级溶酶体是在高尔基体的trans面以出芽的形式形成的,其形成过程如下。
内质网上核糖体合成溶酶体蛋白→进入内质网腔进行N-连接的糖基化修饰,溶酶体酶蛋白先带上3个葡萄糖、9个甘露糖和2个N-乙酰葡萄糖胺,后切除三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甘露糖→进入高尔基体Cis面膜囊→N-乙酰葡糖胺磷酸转移酶识别溶酶体水解酶的信号斑→将N-乙酰葡糖胺磷酸转移在1~2个甘露糖残基上→在中间膜囊由N-乙酰葡萄糖苷酶切去N-乙酰葡糖胺形成M6P配体→与trans膜囊上的受体结合→选择性地包装成初级溶酶体。
游离核糖体所合成的蛋白质,多半是分布在细胞基质中或供细胞本身生长所需要的蛋白质分子(包括酶分子)。此外还合成某些特殊蛋白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等。
粗面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包括:
1.分泌性蛋白,如多肽类激素、多种生长因子、胰腺细胞分泌的酶、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和细胞外基质蛋白等;
2.膜整合蛋白,细胞质膜、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等膜性细胞器上的膜蛋白,通常为膜上的抗原、受体等;
3.构成细胞器中的驻留蛋白,这些蛋白需与其他细胞组分严格分离,如溶酶体所包含的水解酶、高尔基复合体和胞内体中固有的可溶性的驻留蛋白,均需经由粗面内质网进行修饰、加工和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