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实验室使用容量瓶来配制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溶液.现在实验室需要0.10mol?L-1NaOH溶液450mL,根据溶
Ⅰ.实验室使用容量瓶来配制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溶液.现在实验室需要0.10mol?L-1NaOH溶液450mL,根据溶液配制中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除了托盘天平(带砝码)、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外,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__.(2)根据计算得知,需称取NaOH固体的质量为______g.(3)配制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步骤和操作如图1所示,将实验步骤A-F按实验过程先后次序排列______.(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A.在托盘天平的两托盘中分别放等质量的纸,称取NaOH固体B.将NaOH固体在烧杯中溶解后迅速小心转移至容量瓶中C.定容时不小心加水超过了刻度线,此时迅速用胶头滴管吸出一些D.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Ⅱ.阅读、分析下列两个材料:材料一:如图2材料二: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溶解性 乙二醇C2H6O2 -11.5 198 1.11 易溶于水和乙醇 丙三醇C3H8O3 17.9 290 1.26 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根据上述材料及课本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填写序号):A.蒸馏法B.萃取法C.“溶解、结晶、过滤”的方法D.分液法(1)将纯碱从氯化钠和纯碱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好应用______;(2)将乙二醇和丙三醇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______.Ⅲ.有一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Na2CO3、NaCl、Na2SO4、CuCl2、Ba(NO3)2、K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1)将该粉末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2)在滤出的沉淀中加入稀硝酸,有部分沉淀溶解,同时产生无色气体.(3)取滤液做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未见火焰呈紫色.由上述现象推断: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可能含有______.
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Ⅰ.实验室没有450mL的容量瓶,需要选用500mL容量瓶配制溶液,
(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500mL容量瓶,
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
(2)配制0.10mol?L-1NaOH溶液500mL,需要****的物质的量为:0.10mol?L-1×0.5L=0.05mol,****的质量为:40g/mol×0.05mol=2.0g,
故答案为:2.0(有效数字1分)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实验步骤A-F按实验过程先后次序为:CBDFAE,
故答案为:CBDFAE(一个次序错全错);
(4)A.在托盘天平的两托盘中分别放等质量的纸,称取NaOH固体,导致****潮解,称量的****的质量偏小,配制的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偏小,根据cB=nBV可得,溶液的浓度偏低,故A错误;
B.将NaOH固体在烧杯中溶解后迅速小心转移至容量瓶中,热的溶液体积偏大,冷却后溶液体积减小,根据cB=nBV可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故B正确;
C.定容时不小心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导致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大,根据cB=nBV可得,溶液浓度偏低,故C错误
D.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加入的蒸馏水体积偏大,根据cB=nBV可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D错误;
故选B;
Ⅱ.(1)根据图2可知,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可以通过“溶解、结晶、过滤”方法分离,
故选C;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沸点相差较大,可以通过蒸馏方法分离,
故选A;
Ⅲ.1)将该粉末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CuCl2溶液为蓝色,所以一定没有CuCl2,
(2)在滤出的沉淀中加入稀硝酸,有部分沉淀溶解,溶解的沉淀为碳酸钡,不溶解的沉淀为硫酸钡,说明一定含有Na2SO4、Ba(NO3)2,Na2CO3和K2CO3至少含有一种;同时产生无色气体,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
(3)取滤液做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一定含有Na2CO3;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未见火焰呈紫色,一定不含K2CO3,
由上述现象推断: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a2CO3、Na2SO4、Ba(NO3)2;一定不含有CuCl2、K2CO3;可能含有 NaCl,
故答案为:Na2CO3、Na2SO4、Ba(NO3)2;CuCl2、K2CO3;Na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