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质粒载体:
优点:质粒载体通常带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选择性标记基因(如抗生素抗性基因)和一个人工合成的含有多个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的多克隆位点序列,并去掉了大部分非必需序列,使分子量尽可能减少,以便于基因工程操作。
缺点:质粒对宿主生存并不是必需的。
2、噬菌体载体:插入型载体只能承受较小分子量(一般在10kb以内)的外源DNA片段的插入。
3、粘粒载体:外源片段克隆在粘粒载体中是以大肠杆菌菌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而不是噬菌斑。这样所得到的菌落的总和就构成了基因文库。
扩展资料:
根据质粒DNA复制与宿主之间的关系或在宿主细胞的拷贝数的多少,可以将质粒分为两种不同的复制类型:严紧型和松弛型。严紧型质粒复制受宿主染色体DNA复制的严格控制,拷贝数较小一般只有1~3个拷贝。疏松型质粒的复制宿主的控制比较松,在宿主中的拷贝数比较多,一般有10~200个拷贝,有时可达到700个。
外源的DNA克隆到插入型的λ载体分子上,会使噬菌体的某种生物功能丧失效力,即所谓的插入失活效应。插入型的λ载体又可以分为免疫功能失活的(inactivatiortofimmunityfunction)和大肠杆菌β-半乳糖苷酶失活的(inactlvatlonofE.coliβ-galactosidase)两种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