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纳米颗粒

网友 2

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磁性纳米颗粒在小于一定大小时,会失去其稳定的磁序(变成超级顺磁性);在这一大小,每个颗粒将磁矩保持在一定方向的各向异性磁能变得与热能相仿。信息存储行业正在努力寻找绕过这一“超级顺磁极限”的方法。新发现的效应涉及以铁磁性和反铁磁性材料之间磁交换耦合的形式诱导产生一个外部的各向异性源。在试验系统中,直径为4纳米的铁磁性钴纳米颗粒,当植入一个顺磁性基质中时在10 K失去其磁矩,但在一个反铁磁性基质中是在290 K失去其磁矩。该方法应当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纳米颗粒体系,包括软材料、硬材料、氧化物和金属,所以应能够帮助人们在各种不同材料中克服超级顺磁极限。 资料好难找啊。。。好像好学术的东西,具体解释恐怕得找医学论文了,不知道链接里的这些资料有用没。能不能帮到你。 http://scholar.google.com.hk/scholar?q=%E7%A3%81%E6%80%A7%E7%BA%B3%E7%B1%B3%E9%A2%97%E7%B2%92&hl=zh-CN&as_sdt=0&as_vis=1&oi=scholart

回答

其他回答
纳米四氧化三铁(fe3o4)磁性液体产品简介 » fe3o4(>99%, 20nm) 纯度: >99% 平均粒径: 20nm 比表面积: >60 m2/g 颜色: 黑色 形状: 球形粒子 堆积密度: 0.84 g/cm3 真密度: 4.8-5.1 g/cm3 一、产品介绍: 纳米四氧化三铁(fe3o4)粉体,具有一定的磁性,且在外磁场下能够定向移动,粒径在一定范围之内具有超顺磁性,以及在外加交变电磁场作用下能产生热量等特性,其化学性能稳定,因而用途相当广泛。 纳米四氧化三铁置于介质中,采用胶溶化法和添加改性剂及分散剂的方法,通过在颗粒表面形成吸附双电层结构阻止纳米粒子团聚,制备稳定分散的水基和有机基纳米磁性液体。制备的磁性液体2~12个月都能很好的分散着,磁性液体中颗粒平均粒径为16~35nm之间。 通过大量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工艺配方和工艺路线,工艺简单安全,能耗低,并保持了磁性颗粒的粒径在纳米量级,并且经磁性能测试可得磁性颗粒具有超顺磁性,其技术指标达到并超过国内外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性能,为国内各种磁流体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二、技术指标: 本单位自主开发的纳米四氧化三铁磁性粉体,平均粒径在20nm左右,具有超顺磁性,水基浆料的氧化铁的含量从0.5~20%不等(质量百分比),浆料中氧化铁的分散粒径在30nm左右,浆料静置稳定性在1年左右。 三、产品使用添加量: 纳米四氧化三铁浆料应用范围较广,对于不同的应用场合添加量相差较大,一般从0.5~50%不等(以纳米粉体的质量百分比计算)。 四、产品性能和应用场合: (1)、磁性密封: 磁性液体又称磁流体或铁磁流体, 具有可通过磁场控制其物理性能的特点,具有液态载体的流动性、润滑性以及密封性。它是由纳米级(10nm 以下) 的强磁性微粒高度弥散于某种液体中所形成的稳定的胶体体系。可用作机械密封的旋转轴密封(动密封),利用磁性液体既是流体又是磁性材料的特点,可以把它吸附在永久磁铁或电磁铁的缝隙中,使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得到密封。形成液体o型环,用于精密仪器、精密机械、气体密封、真空密封、压力密封等;动密封应用最广,可实现零泄漏,具有密封液用量少、防震、无机械磨损、小磨擦、低功耗、无老化、自润滑、寿命长、转速适应范围宽、结构简单、对轴加工精度及光洁度要求不高、密封可靠等优点。 (2)、生物医药领域: 磁性纳米材料被广泛用作各种抗癌药物的载体,形成一种磁靶向给药系统;用磁性纳米材料制成的磁性微球还可广泛用于磁性免疫细胞的分离,核磁共振造影成像等方面。利用磁性纳米材料在外加交变电磁场作用下能产生热量的特性,杀死肿瘤细胞,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3)、磁保健 众所周知,人体具有生物磁场,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是一个磁微单元,因此外界磁场的变化都会影响人体的生理机能。据报道可知,磁场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脏功能、血液成份、血管系统、血脂、血液流变学、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和的活性等具有影响作用。因此,对人体具有疾病治疗和保健作用。基于这种原理,我们发明了纳米磁性粉体,使添加此种粉体的产品达到调整人体机能和提高抗病能力,起到医疗保健作用的。制得的水基磁性液体稳定性很好,放置几个月仍能均匀分散。因此,可将水基磁性液体作为一种类似于磁性颜料易于添加到各种产品中;可广泛用于各类化纤、塑料、橡胶等,是保健产品、养生产品的极佳添加材料。目前市场上也存在一些纳米磁性材料的应用产品,如纳米磁疗产品,纳米磁疗护膝、纳米磁疗手链等。 (4)、利用纳米fe3o4粉体的磁性和深黑颜色,可制作磁记录材料,高梯度磁分离器,微波吸收材料,特种涂料以及静电复印显影剂。 五、应用领域: 1、 化工、塑料、纺织、涂料、橡胶、颜料、密封等; 2、 电子、电子封装料、铁氧体材料、电池; 3、 金属、陶瓷、纳米陶瓷、复合陶瓷基片; 4、 抗紫外材料,微波吸收材料; 5、 生物医药领域:磁性药物载体,细胞分离技术,磁热疗材料等; 6、 磁保健材料; 7、 磁记录材料。
回答者:网友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