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如何产生生物效应?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第二信使假设认为,作为第一信使的激素分子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后并不进入细胞。结合激素的受体能使位于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活化,从而使ATP转成环(化)腺苷酸(cAMP),后者称为第二信使,它能引发细胞内一系列生化反应而产生最终生物效应。例如,肾上腺素在肾上腺髓质分泌后通过血液输送至肝细胞产生效应。它们与肝细胞表面受体相结合后能使膜上腺苷酸环化酶活化催化ATP形成cAMP,后者使蛋白激酶等一系列酶蛋白相继活化,最终使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其他一些激素,例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卵泡激素(FSH),胰高血糖素和儿茶酚胺激素等在作用时也都是分别与它们的靶细胞受体相结合,导致腺苷酸环化酶的激活产生cAMP。这些激素在细胞膜上具有各自专一的受体,但腺苷酸环化酶却是共用的。待激素分子与膜受体相结合形成复合体后,它们在膜上进行侧向移动,一旦与腺苷酸环化酶相遇偶联才能导致后者的构象变化而被激活。一旦激素稀释或解离,受体和腺苷酸环化酶便又经移动而到非偶联状态。这称为“受体流动假说”(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