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废水处理工程中,什么是生化处理?

网友 2

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生化处理: 生化处理全称生物化学处理,是利用生物化学原理降解有机物的处理方式,广泛应用于处理污水、有机垃圾等。包括好氧处理、厌氧处理。 生化处理通常包括两个重要元素: 1. 在水中大量曝气供氧,以支持微生物的存活。 2. 利用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从而净化污水。 生化处理技术说明: 1. 高效曝气池 采用高效表面曝气机,使整个反应区内污水与活性菌胶团充分混合,起到充分搅拌作用;同时在表面形成浪花,与空气充分接触充氧。这样在高速的混合状态下,废水中的有机物被菌胶团吸附水解,而后被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及其他小分子物质。 2. 菌胶团——活性污泥的结构和功能的中心 菌胶团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和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它对有机物的吸附和分解为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其生化特性表现为:以细菌和真菌为主,兼有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前者是降解有机物的主体,后者是活性污泥中食物链的重要组成,对改善出水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同时是系统运行状态的生物指示剂。 3. 菌种 提高生化装置效率的关键是菌种。因此培育适应能力强、降解有机物速度快、易培养和驯化的高活性专性菌是本工艺的核心技术。该技术耗费了研发人员巨大的精力。 (1)特殊的诱变选育 这是培育菌种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我们从运行二十多年的装置(废水成份:硝基苯、苯胺、氨基酚、硝基氯苯、硝基酚钠等)中取得初始菌种,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历经5年时间,通过无数次诱变处理、选育、驯化,选育出了一组专性菌株----假单胞菌FD126。 FD126是通过诱变产生的新种,在原处理装置中根本找不到这种假单胞菌;由于菌种诱变率较低,一般在10-6—10-8,诱变因子的选择、诱变剂的配合等诸多因素造成突变新种的偶然产生。在Stamer书中对种类的描述中不能找到该种的具体分类。 (2)明显的去除效果 硝基酚类、硝基苯、苯胺类等都是难生物降解的有机氮化合物,进水中该类有机氮化合物浓度通常要求在5-10 mg/L以下,采用假单胞菌FD126处理含苯系列衍生物废水,其进水浓度可大幅度提高到500-800mg/L;通过废水处理试验,单一采用硝基苯、苯胺及其衍生物作假单胞菌FD126的碳源和氮源,充分接触18 - 24小时,试验结果是废水中这些有机物几乎被完全转化为CO2、H2O和细胞物质,去除率达99.9% ,出水完全达到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

回答

其他回答
在工业废水处理工程中,如果含盐量过高,对微生物具有抑制甚至毒害作用。一般生化系统的处理废水盐分以不超过5000 mg/l为宜。 当废水中盐浓度低于2.5×104 mg/l时,废水生化处理系统对cod的去除率可稳定在92%左右,污泥活性良好;当废水中盐浓度达到2.5×104mg/l时,污泥活性开始受到抑制,cod去除率急剧下降(稳定在80%左右);当盐浓度达到3.5×104mg/l时,cod去除率下降到60%左右;当废水中盐浓度达到6.0×104mg/l时,污泥活性系统趋于崩溃。 老板三余环保节能科技为你回答的怎么样?
回答者:网友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