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斑贴试验

网友 1

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意义:检测接触过敏原的经典试验。部位:前臂屈侧或背部。时间:急性期后二周,试验前1周停服皮质类固醇,试验前2天停用抗组胺药物。方法:用4层1cm2小纱布或市售斑贴铝制小室,涂上要试验的物质,贴敷后24-48小时除去,观察皮肤反应,结果有(-)至(+++)。区分刺激反应或变态反应。检测物:药物、橡胶制品、护肤品、化妆品、防腐剂、玩具、家装材料、 染发剂、印刷品、纺织染料、漂白剂、金属饰品、香料等工农业及日化产品等二十大类数百种小类的过敏原。判定标准:观察受试局部皮肤①可疑(±):弱红斑;②阳性(+):红斑、浸润、小丘疹;③强阳性(++):红斑、浸润、小水疱;④极强阳性(+++):大水疱;⑤阴性(-):无反应。斑贴试验的重要性-揭示化妆品过敏患者的潜在过敏原美国加洲大学洛杉矶分校皮肤科临床医师、斯坦福大学助理教授Dr. Patricia Engasser在太平洋皮肤科协会年会上指出,皮肤科医师应该利用斑贴试验以确定患者对各种各种化妆品存在的潜在过敏反应。 事实上大约一半患者无法直接检测,而且化妆品过敏患者也不一定会去皮肤科就诊。Dr. Engasser指出很多皮肤科医师认为没有必要进行斑贴试验,但这样一来很多过敏反应无法确认,而且即使在做产物斑贴试验时,皮肤科医师也很少对洗发香波、肥皂、刮胡膏、牙膏、头发漂白或定型剂、头发硬化剂、表皮去除剂、甲胶、甲添加剂、脱毛膏、烫发剂和头发染料等进行检测。 Dr. Engasser认为大多数化妆品过敏反应发生在妇女,因此皮肤科医师对有可疑表现的女性患者应首先想到进行斑贴实验。 化妆品引起的过敏反应有很多种类型,而斑贴试验仅能检测迟发型变态接触反应。皮肤科医师需要获得患者详细的化妆品使用史,进行皮肤专科检查,调查患者所使用过的化妆品来筛选致敏原。对于弱阳性结果应当多次重复验证,以保证结果的可重复性,也可选择用重复开放应用实验(R0AT)或刺激物使用实验(PUT)来验证结果。 其实在没有明显的炎症表现之前,过敏反应即也产生主观症状如烧灼感、刺痛、瘙痒等。Dr. Engasser鼓励皮肤科医师加入美国接触性皮炎协会,这样他们就能获得接触性变态反应交换数据库(CARD)的资料,该数据库能够提供个体化化妆品列表,可以免费检测变态反应。“在给患者提供建议时,利用这个数据库一个是非常好的选择。” 如果表皮薄层快速反应(TRUE)试验抗原宿主反应阳性,就提醒临床医师患者可能对该化妆品产物过敏。这些抗原包括对苯二胺、秘鲁香液、甲醛、苯甲酸混合物、甲基异噻唑啉酮、芳香混合物、羊毛酯、水杨乙汞和松香等,但一些重要的防腐剂并不包括在TRUE试验中,如咪唑烷基脲、diazolidinyl urea、DMDM乙酰基脲、3-溴-2-硝基丙烷 1-3二醇、Euxyl K400等。此外一些化妆品成分也可引起过敏反应表现如风团、烧灼、刺痛和瘙痒等,这些成分包括山梨酸、苯乙烯醛和一些植物性药材。皮肤斑贴试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寻找由化妆品引起的接触性皮炎的刺激物或致敏原。 操作步骤 1 将斑试器(标准芬兰小室)标好顺序。 2 将化妆品按品种稀释至规定浓度或使用化妆品系列变应原顺序加至斑试器内,斑试物用量,膏、霜物可用约0.03g,变应的如为液体,则先在小室中放一滤纸片,然后滴加变应原(约0.02~0.04mL);对照斑试器仅用化妆品稀释剂。 3 将加有变应原的斑试器用胶带敷贴于上背部或前臂屈侧,用手掌轻轻按压几次,使之均匀贴敷于皮肤上。 观察与判定 1 观察时间:斑贴48h后除掉斑试胶带,间隔30min待斑试器压痕消失后判定反应强度。如结果为阴性,为避免遗漏迟发反应,可于72h和96h分别再观察一次结果。 2 受试部位反应程度判定 皮肤无反应 (一) 皮肤呈淡红斑、无浸润 (±) 皮肤呈红斑、浸润、丘疹 (+) 皮肤呈红斑、水肿、丘疹、小水疱 (++) 皮肤在红斑、水肿上出现大水疱 (+++) 注意事项 1 皮炎急性期不宜做斑贴试验,试验期间受试者应避免服用抗炎性介质类药物如皮质类固醇类激素(受试前2周)、抗组织胺药(试验前3天)等。 2 斑试前应向受试者说明意义和可能性出现的反应,以便取得合作。 3 如试验处感到重度烧灼或剧痒,可及时去掉斑试物。 4 斑试期间要保持局部干燥,不要的挪动斑试器,防止脱落,不宜洗澡。并避免激烈运动。 5 夏季酷暑不宜做皮肤斑贴试验。 6 具有刺激性的化妆品(如脱毛、祛臭类产品)不宜作皮肤斑贴试验。可根据病史和典型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7 应以赋形剂作对照。 8 在反应程度判定中,要排除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斑贴试验原料及意义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