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菌种:鸡源乳酸菌(本研究所分离、鉴定保存) 1.1.2原材料及试剂:酵母粉、葡萄糖、玉米糖浆、微量盐及其他特殊成分;MRS液体培养基,琼脂粉,5NNaOH溶液 1.1.3仪器及设备:三角烧瓶、二重皿、全温振荡培养箱、高压消毒锅、微量移液器、全自动发酵罐等。 1.2方法 1.2.1种子液准备: 取出菌种保藏管用MRS固体培养基划平板进行复苏,37度厌氧培养48h。在平皿上挑取单个菌落接种50mlMRS液体培养基中,在摇床中37度厌氧培养48h。染色、镜检种子液,观察菌体生长情况及有无杂菌生长。 1.2.2正交试验培养基配制; 根据细菌组成的碳氮比来确定原材料的浓度配比,选择5种原材料,确定4个浓度,采用正交表L16(45)共安排16次试验,每个试验配培养基各100ml,调整pH值置150ml三角瓶中消毒,备用。 1.2.3接种与培养: 正交试验种子采用2%接种量,接种后置三角瓶与37度震荡培养。每8h调一次pH值,培养36h用梯度稀释和平板涂布法检测活菌数。 1.2.4发酵中试: 根据正交试验结果,确定配方,采用150升种子罐和1.5吨发酵罐进行中试,培养温度37度,转速120-150转/min,培养时间36-48h,用梯度稀释和平板涂法检测活菌数。 2 结果 2.1通过正交试验,培养36h用梯度稀释和平板涂布法检测活菌数,获得活菌数为70亿/ml、67亿/ml、和66亿/ml的配方。 2.2用3#配方作为大规模中试发酵培养基在全自动发酵罐不中厌氧培养36h,结果活菌数为100~120亿/ml 3 讨论 3.1 本试验采用了正交试验设计法对培养基的原材料进行筛选,该方法能利用有限的试 验获得正确、全面的试验结果,加快了实验进程。 3.2通过正交试验和发酵中试,活菌数超过了实验室培养的菌数,使基质转化率达到35%,降低了生产成本。 工业培养基跟实验室培养基的区别: 只是说原料粗糙度或者说是原料选择的区别,品级不一样而已,要看对于乳酸菌培养的要求了,比如要看是做高密度培养呢,还是直接就获取代谢产物,菌体离心收集后洁净度是否要高,还有就是选择的工艺是否时候使用低品级的工业培养基呢,这些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才能最后定论培养基的内容。
其他回答
1、细菌培养基 配方一 牛肉膏琼脂培养基 牛肉膏0.3克 ,蛋白胨1.0克,氯化钠 0.5克,琼脂 1.5克, 水 100毫升 在烧杯内加水100毫升,放入牛肉膏、蛋白胨和氯化钠,用蜡笔在烧杯外作上记号后,放在火上加热。待烧杯内各组分溶解后,加入琼脂,不断搅拌以免粘底。等琼脂完全溶解后补足失水,用10%盐酸或10%的****调整pH值到7.2~7.6,分装在各个试管里,加棉花塞,用高压蒸汽灭菌30分钟。 配方二 马铃薯培养基 取新鲜牛心(除去脂肪和血管)250克,用刀细细剁成肉末后,加入500毫升蒸馏水和5克蛋白胨。在烧杯上做好记号,煮沸,转用文火炖2小时。过滤,滤出的肉末干燥处理,滤液pH值调到7.5左右。每支试管内加入10毫升肉汤和少量碎末状的干牛心,灭菌,备用。 配方三 根瘤菌培养基 葡萄糖 10克 磷酸氢二钾 0.5克 碳酸钙 3克 硫酸镁 0.2克 酵母粉 0.4克 琼脂 20克 水 1000毫升 1%结晶紫溶液 1毫升 先把琼脂加水煮沸溶解,然后分别加入其他组分,搅拌使溶解后,分装,灭菌,备用。 2、放线菌培养基 配方一 淀粉琼脂培养基(高氏培养基) 可溶性淀粉 2克 硝酸钾 0.1克 磷酸氢二钾 0.05克 氯化钠 0.05克 硫酸镁 0.05克 硫酸亚铁 0.001克 琼脂 2克 水 100毫升 先把淀粉放在烧杯里,用5毫升水调成糊状后,倒入95毫升水,搅匀后加入其他药品,使它溶解。在烧杯外做好记号,加热到煮沸时加入琼脂,不停搅拌,待琼脂完全溶解后,补足失水。调整pH值到7.2~7.4,分装后灭菌,备用。 配方二 面粉琼脂培养基 面粉 60克 琼脂 20克 水 1000毫升 把面粉用水调成糊状,加水到500毫升,放在文火上煮30分钟。另取500毫升水,放入琼脂,加热煮沸到溶解后,把两液调匀,补充水分,调整pH值到7.4,分装,灭菌,备用。 3、真菌培养基 配方一 萨市(Sabouraud’s)培养基 蛋白胨 10克 琼脂 20克 麦芽糖 40克 水 1000毫升 先把蛋白胨、琼脂加水后,加热,不断搅拌,待琼脂溶解后,加入40克麦芽糖(或葡萄糖),搅拌,使它溶解,然后分装,灭菌,备用。 本培养菌是培养许多种类真菌所常用的。 配方二 马铃薯糖琼脂培养基 把马铃薯洗净去皮,取200克切成小块,加水1000毫升,煮沸半小时后,补足水分。在滤液中加入10克琼脂,煮沸溶解后加糖20克(用于培养霉菌的加入蔗糖,用于培养酵母菌的加入葡萄糖),补足水分,分装,灭菌,备用。 把这培养基的pH值调到7.2~7.4,配方中的糖,如用葡萄糖还可用来培养放线菌和芽孢杆菌。 配方三 黄豆芽汁培养基 黄豆芽 100克 琼脂 15克 葡萄糖 20克 水 1000毫升 洗净黄豆芽,加水煮沸30分钟。用纱布过滤,滤液中加入琼脂,加热溶解后放入糖,搅拌使它溶解,补足水分到1000毫升,分装,灭菌,备用。 把这培养基的pH值调到7.2~7.4,可用来培养细菌和放线菌。 配方四 豌豆琼脂培养基 豌豆 80粒 琼脂 5克 水 200毫升 取80粒干豌豆加水,煮沸1小时,用纱布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琼脂,煮沸到溶解,分装,灭菌,备用。 4、食用菌菌种培养基 配方一 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 20%马铃薯煮汁 1000毫升 蔗糖 20克 琼脂 18克 把马铃薯洗净去皮后,切成小块。称取马铃薯小块200克,加水1000毫升,煮沸20分钟后,过滤。在滤汁中补足水分到1000毫升,即成20%马铃薯煮汁。在马铃薯煮汁中加入琼脂和蔗糖,煮沸,使它溶解后,补足水分,分装,灭菌,备用。使用该培养基对pH值要求不严格,可以不测定。 配方二 综合马铃薯培养基 20%马铃薯煮汁 1000 毫升 磷酸二氢钾 3克 硫酸镁 1.5克 葡萄糖 20克 维生素 10毫克 琼脂 18克 先配制20%马铃薯煮汁,方法同上。在煮汁中加入上述各种组分,加热溶解后补足水分,调整pH值到6。分装,灭菌,备用。 该培养基用于培养和保存灵芝、平菇、香菇等食用菌菌种。 5.烟草的培养基 在植物组织培养时,通过调节IAA和CTK的比值能影响愈伤组织分化出根或芽.CTK/IAA高时,愈伤组织分化芽 CTK/IAA低时,分化根;CTK/IAA比例适中维持愈伤组织不分化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制备 以MS培养基母液为基础,向洁净铝锅中顺序加入大量元素20×母液100mL,微量元素100×母液20mL,铁盐100×母液20mL ,维生素100×母液20mL,肌醇200×母液10mL,甘氨酸200×母液10mL,配制得MS培养基后,再加入0.5mg·L-1的BA8mL,0.5mg·L-1的NAA8mL.然后加入实际配制培养基体积约2/3-3/4的蒸馏水,加入40g蔗糖后搅拌使其溶化,用0.5mol·L-1的NaOH和0.5 mol·L-1的HCl调整pH值至5.8-6.0.加入14g琼脂,将铝锅置于电炉上,搅拌加热使琼脂完全溶化,然后用蒸馏水定容至终体积2L,继续加热几分钟使之混合均匀后分装于三角瓶中.
回答者: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