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糙皮病肆虐,仅1915年1至10月,造成美国南加利福x亚州1306人死忘。1916年,美国南部超过10万人患此病,美洲大陆被恐惧笼罩。直到1937年,Conrad Elvehjem发现烟酸(Nicotinic aid,Na)与烟酰胺(Nicotinamide,Nam)可以治愈糙皮病,数以万计的生命幸免于难。烟酸在体内可快速转化成烟酰胺,因此统称为维生素B3,又称维生素PP,是人体必需的13种维生素之一,对机体生理功能有着重要意义。随着对维生素B3药理功效的深入研究,发现摄入的维生素B3在人体肝脏中转化为细胞氧化还原反应中必不可少一种关键物质——辅酶I(NAD),继而发挥一系列生理功能 。在揭开辅酶I(NAD)神秘面纱过程中,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作出了重大贡献。1904年Sir Arthur Harden发现酵母中存在一种重要的辅助因子可以促进发酵,将其命名为辅酶I。困于当时的技术,辅酶I(NAD)未能得到分离纯化,限制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直到20年代,Hans von Euler-Chelpin成功从酵母提取物中分离出辅酶I(NAD),并发现其二核苷酸的基本结构,大大加速了它的研究进展。30年代,Otto Warburg和Christian发现了辅酶I(NAD)可以将氢离子转移到其它分子物质上,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正式拉开辅酶I(NAD)生理功能研究的序幕。随后几十年,大量研究揭示了辅酶I(NAD)及其代谢物在细胞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哺乳动物体内许多重要信号通路需要辅酶I参与,如DNA修复过程的聚腺苷二磷酸核糖化〔poly( ADPribosyl) ation〕、免疫应答和g蛋白偶联过程的单ADP核糖基化(mono-ADP-ribosylation)、细胞内钙信号中环ADP核糖和烟酸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辅酶II) 的合成。此外,辅酶I(NAD)和它的衍生物在转录调控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它是酵母和哺乳动物体内的沉默信息因子2(Sir2)蛋白家族发挥去乙酰化活性的必须底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