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升高的机制?有何意义?

何谓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升高的机制?有何意义?
网友 1

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血中葡萄糖与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相结合的形式,即血糖对红细胞的血红蛋白产生非酶促糖化反应的产物,称为糖化血红蛋白(glycohemoglobin)。这种结合在 2周成为不可逆,糖化血红蛋白趋于稳定。血糖浓度越高,糖化血红蛋白数值也就越高,两者呈正比(健康人正常血糖水平时,糖化血红蛋白的数值为 4%~6.5%,即 4%~6.5%的血红蛋白被糖化)。测定的糖化血红蛋白数值,可反映近 2~3 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比测空腹或餐后 2 小时血糖更准确。糖化血红蛋白每增加 1%,相当于平均血糖增高 1.1mmol/L~1.7mmol/L。比如测得的糖化血红蛋白为 7.5%,就相当于近 3 个月来平均血糖从正常值高限6.1mmol/L( 血 糖 正 常 值 为 3.9 ~ 6.1mmol/L)+1.1mmol/L 或 1.7mmol/L , 增 至7.2mmol/L 或 7.8mmol/L,依此类推(参考内科学 P796)。 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长期以来,评价糖尿病长期控制水平一直是一个困难问题,对病情波动较大及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尤其如此。一次血糖、尿糖的测定,只能反映抽血当时的血糖水平,并且血糖随进食和糖代谢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不能说明前一段较长时间病情的全貌。而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不受进食的影响。它反映的是一段时间,大约两个月左右平均血糖的水平,是糖尿病治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监控指标。 (2)糖化血红蛋白不仅可作为糖尿病的病情监测指标,亦可作为轻症、2 型、“隐性”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指标。但不是诊断糖尿病的敏感指标,不能取代现行的糖耐量试验,可列为糖尿病的普查和健康检查的项目。 (3)正常人的糖化血红蛋白11.5%时,说明患者存在着持续性高血糖,可以出现糖尿病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因此,临床经常以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监测指标来了解患者近阶段的血糖情况,以及估价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情况。 (4)对预防糖尿病孕妇的巨大胎儿、畸形胎、死胎,以及急、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5)对于病因尚未明确的昏迷或正在输注葡萄糖(测血糖当然增高)抢救者,急查糖化血红蛋白具有鉴别诊断的价值。 (6)对于糖化血红蛋白特别增高的糖尿病患者,应警惕如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的发生。 总之,糖化血红蛋白是一项说服力较强、数据较客观、稳定性较好的生化检查, 能反应糖尿病患者 2~3 个月以内的糖代谢状况,同时与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微血管病变关系密切,在糖尿病学上很有临床参考价值。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