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外基质的作用

网友 1

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一)细胞外基质的作用:
细胞外基质不只具有连接、支持、保水、抗压及保护等物理学作用,而且对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发挥全方位的生物学作用。
1.影响细胞的存活、生长与死亡
正常真核细胞,除成熟血细胞外,大多须粘附于特定的细胞外基质上才能抑制凋亡而存活,称为定着依赖性(anchorage dependence)。例如,上皮细胞及内皮细胞一旦脱离了细胞外基质则会发生程序性死亡。此现象称为凋亡(anoikis,a Greek word meaning “homelessness”)。
不同的细胞外基质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不同。例如,成纤维细胞在纤粘连蛋白基质上增殖加快,在层粘连蛋白基质上增殖减慢;而上皮细胞对纤粘连蛋白及层粘连蛋白的增殖反应则相反。肿瘤细胞的增殖丧失了定着依赖性,可在半悬浮状态增殖。
2.决定细胞的形状
体外实验证明,各种细胞脱离了细胞外基质呈单个游离状态时多呈球形。同一种细胞在不同的细胞外基质上粘附时可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形状。上皮细胞粘附于基膜上才能显现出其极性。细胞外基质决定细胞的形状这一作用是通过其受体影响细胞骨架的组装而实现的。不同细胞具有不同的细胞外基质,介导的细胞骨架组装的状况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形状。
3.控制细胞的分化
细胞通过与特定的细胞外基质成分作用而发生分化。例如,成肌细胞在纤粘连蛋白上增殖并保持未分化的表型;而在层粘连蛋白上则停止增殖,进行分化,融合为肌管。
4.参与细胞的迁移
细胞外基质可以控制细胞迁移的速度与方向,并为细胞迁移提供“脚手架”。例如,纤粘连蛋白可促进成纤维细胞及角膜上皮细胞的迁移;层粘连蛋白可促进多种肿瘤细胞的迁移。细胞的趋化性与趋触性迁移皆依赖于细胞外基质。这在胚胎发育及创伤愈合中具有重要意义。细胞的迁移依赖于细胞的粘附与细胞骨架的组装。细胞粘附于一定的细胞外基质时诱导粘着斑的形成,粘着斑是联系细胞外基质与细胞骨架“铆钉”。
由于细胞外基质对细胞的形状、结构、功能、存活、增殖、分化、迁移等一切生命现象具有全面的影响,因而无论在胚胎发育的形态发生、器官形成过程中,或在维持成体结构与功能完善(包括免疫应答及创伤修复等)的一切生理活动中均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二)ECM与肾脏纤维化
各种原发性和/或继发性致病原因所导致ECM合成与降解的动态失衡,促使大量ECM积聚而沉积于肾小球、肾间质内,导致肾脏各级血管堵塞,混乱分隔形成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最终导致肾单位丧失,肾功能衰竭,进一步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肾小球硬化。硬化病变过程如下:
(1)肾小球硬化后,分泌合成大量的不易被降解的胶原,更促使了肾脏细胞外基质过度积聚。
(2)系膜细胞病变抑制了肾脏纤溶酶的降解活性。
(3)肾脏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与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因子的合成后,肾脏降解活性降低。
(4)肾脏纤溶酶对肾脏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能力降低后,导致肾小球内肾脏细胞外基质合成异常增加,大量合成的肾脏细胞外基质取代了肾小球各功能细胞的空间,破坏了肾小球的组织结构,损伤了肾小球的功能,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的形成。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