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油菜生长需要含镁的无机盐
一、镁的营养功能
1、叶绿素合成及光合作用
镁的主要功能是作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卟啉环的中心原,在叶绿素合成和光合作用中起重要作用。镁原子同叶绿素分子结合后,才具备吸收光量子的必要结构,才能有效地吸收光量子进行光合反应。
2、蛋白质的合成
另一重要生理功能是作为核糖体亚单位联结的桥接元素,能保证核糖体稳定的结构,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场所。叶片细胞中有大约75%的镁是通过上述作用直接或间接参与蛋白质合成的。镁是稳定核糖体颗粒,特别是多核糖体所必需的,也是功能RNA蛋白颗粒进行氨基酸与其他代谢组分按顺序合成蛋白质所必需的。
3、酶的活化
植物体中一系列的酶促反应都需要镁或依赖于镁进行调节。镁在ATP或ADP的焦磷酸盐结构和酶分子之间形成一个桥梁,大多数ATP酶的底物是Mg-ATP。在活化磷酸激酶方面,镁比其他离子(如锰)更为有效。
(ATP的分子简式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缩写符号,它是各种活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高能磷酸化合物是指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在20.92 kJ/mol(千焦每摩尔)以上的磷酸化合物,ATP水解时释放的能量高达30.54 kJ/mol。 ATP的分子式可以简写成A- P~P~P。简式中的A代表腺苷①,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一种特殊的化学键,叫做高能磷酸键。ATP的水解实际上是指ATP分子中高能磷酸键的水解。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能够释放出大量的能量,ATP分子中大量的化学能就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科学研究表明,ATP分子中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在一定的条件下很容易水解,也很容易重新形成:水解时伴随有能量的释放;重新形成时伴随有能量的储存。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TP分子中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水解,远离A的那个磷酸基团脱离开,形成磷酸(Pi),同时,储存在这个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三磷酸腺苷就转化成二磷酸腺苷(英文缩写符号是ADP)。在另一种酶的催化作用下,ADP可以接受能量,同时与一个磷酸结合,从而转化成ATP(如图)。ATP在细胞内的含量是很少的。但是,ATP在细胞内的转化是十分迅速的。这样,细胞内ATP的含量总是处在动态平衡之中,这对于构成生物体内部稳定的供能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ATP水解时释放出的能量,是生物体维持细胞分裂、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和肌肉收缩等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ATP的形成途径 生物体内的活细胞怎样使ADP转化成ATP,以便保证能量的不断供应呢?对于动物和人来说,ADP转化成ATP时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内有氧呼吸过程中分解有机物释放出的能量。对于绿色植物来说,ADP转化成ATP时所需要的能量,除了来自有氧呼吸过程中分解有机物释放出的能量外,还来自光合作用(如图)。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将在后面进一步讲述。 总之,构成生物体的活细胞,根据生命活动的需要,内部时刻进行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同时也就伴随有能量的储存和释放。我们可以形象地把ATP比喻成细胞内流通着的“能量货币”。正是由于细胞内具有这种流通着的“能量货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才能及时地得到能量供应,新陈代谢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
4、植物对镁的需求与缺镁症状
当植物缺镁时,其突出表现是叶绿素含量下降,并出现失绿症。由于镁在韧皮部的移动性较强,缺镁症状常常首先表现在老叶上,逐渐发展到新叶。缺镁时,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双子叶植物缺镁时叶脉间失绿,并逐渐由淡绿色转变为黄色或白色,还会出现大小不一的褐色或紫红色斑点或条纹;严重缺镁时,整个叶片出现坏死现象。禾本科植物缺镁时,叶基部叶绿素积累出现暗绿色斑点,其余部分呈淡黄色;严重缺镁时,叶片退色而有条纹,特别典型的是在叶尖出现坏死斑点。
大田作物的水稻、花生、芝麻,经济作物类的柑桔、葡萄、香蕉、菠萝,烟草及蔬菜中的马铃薯、番茄、油菜都是需镁较多的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