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染色原理

网友 1

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阳性菌厚,不容易脱色,阴性菌容易被乙醇脱色。所以一个可以被显紫色一个土黄色。但操作不当,染色过度。容易出现假阳性。
革兰氏染色的原理
1、G+来自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形成的致密网状结构组成,壁厚,类脂含量低,交联度高,用乙醇处理后,发生脱水作用,肽聚糖钢朝拿拉层孔径缩小,透性降低,从色后保爱二散革教而使结晶紫-碘复杂坐图愿叫合物不易被洗脱而保留再细胞内,故细菌仍保留初染时的紫色。
2、G-肽聚糖层较薄,交联度低,含较多类脂质,故用乙醇处理后,类脂质被溶解,细胞壁孔径变大,通透性增加,使初染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于渗出,细胞被脱色,经沙黄复染后呈红色。
二、革兰氏染色的步骤
1、制片
涂片——干燥——卫混内阳带仅议选流固定
2、初染
滴加结晶紫染色1~2分钟,水洗;
3、媒染
用碘液冲去残水,并用碘液覆盖1分钟;
4、脱色
滴加95%酒精,脱色30秒,立即水洗;
5、复染
用番红液复染1~2分钟,水洗;
6、镜检
干燥后,用油镜观察360问答。先低倍镜再高倍镜。油镜使用结束后,要及时用擦镜纸擦干净镜头,避免香柏油残留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