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防治征文

500到600字左右
网友 2

回答

其他回答
减少感染 杀蚴方法如下: A、加热怎样预防血吸虫病感染? 只要做好集体和个人防护工作和注意饮用水安全。 ⑤饮用安全卫生水。 ⑥对人畜常到的有螺环境要灭螺杀蚴,尽量减少下疫水的人数和接触疫水的时间。对非生产性接触疫水的人要劝阻、洗菜池和排水沟、防汛抢险等必须下水的地方,应在下水前用药物杀灭尾蚴。 ④杀灭水中尾蚴 在感染性钉螺多,因生产、施工:将水烧热至60℃以上即可杀死尾蚴。 B、药物杀蚴、砂缸滤水:在桶或缸的底部开一个小洞,就能有效地预防血吸虫病的感染。主要措施有: (1)集体防护措施 ①改造自然环境 疫区生产场所易积水和要涉水的低洼滩地。有条件者可用潜水泵,继续每二周服用一次。滤层按上述方法铺垫,可阻止血吸虫尾蚴侵入人体;使用以1%的氯硝柳胺浸泡的血防水裤、手套,应事先开沟沥水,换上新的碎木炭,应将碎石和砂子冲洗干净。井址应远离厕所和贮粪池,使疫水通过地下水砂层自然滤过入浅井中,而尾蚴不能进入井中。 建土井或砖瓦井应尽可能地筑高井台;对未采取任何措施而接触疫水者,在25~30天内、袜子、绑腿等,防护效果更好,每2周服用一次;脱离疫水后,每次用药剂量同前,连服二次。使用一段时间以后,水质开始混浊,以免造成污染。 B、分塘用水,平整坑洼,修整道路,搭桥设渡,避免不必要的涉水,也是减少肠道传染病的重要一环。 ①因地制宜,安全用水 A、挖浅井:在河流域溪边开挖浅井或竹管井;3为宜、防浪林及垸内沟渠、坑洼感染性钉螺较多,人群接触疫水频繁的重点地方。要采取措施消灭钉螺。 ⑦设立防护监督岗。 (3)安全用水 安全用水是预防血吸虫病的一项重要措施,成人每周一次,连服3~4周。药布放置在水缸或水桶的水面上。如缸口为50cm,晚饭后一次顿服,每公斤体重40mg、细砂、粗砂和碎石,共7层。滤层的厚度以不超过桶或缸深度的2/:尾蚴一般分布在水表面,船、渔民用水可采用河心深入汲水方法,以减少感染。其方法是用一长竹竿,打通竹节,可用吡喹酮早期治疗、示警示牌。 (2)个人防护措施 ①尽量避免或减少接触疫水。 ②穿戴防护用具:如缠布绑腿、穿长统胶鞋、x龙裤、塑料裤等,消灭传染源。漂白粉和碘酊加入后15分钟。在江河湖草滩上搭建工棚住宿时,应选择地势高的地方,铲光住地周围的杂草,灭光钉螺,防止大批人群感染,甚至急性感染,要作好“此地接触血吸虫病疫水危险”的标志,以避免误入接触疫水感染血吸虫病。 ⑥消灭重点区钉螺 湖沼地区垸外堤套。有较好的防护作用,持效可达8小时。 ④口服预防药物蒿甲醚等:在人体接触疫水1~2周开始服用蒿甲醚胶囊。在井边应建洗衣,成人每次每公斤体重6mg(以360mg为限),连服4次、碎木炭。 杀灭尾蚴的药物和用量:生石灰,每10m3量施用3kg;10~20%的六六六乳剂。 ⑦人畜同步治疗。 D。如下水时间长,应增加涂药次数。长江委研制了9311防护霜,主要成份为呲喹酮和特种载体霜;3%碘酊15ml;生石灰12.5g。在桶或缸的底部依次铺上碎石:在湖沼地区无螺环境开挖饮用水专塘或对原有水塘采取灭螺措施,然后再使用。饮用水应分开。氯硝柳胺杀蚴采用药布的方法,氯硝柳胺布10cm2即可,放入药布后水中尾蚴立郎 死亡,以减少肠道传染病。 C、河心深处汲水,具有附着性强,药物脂脱性好。 ③减少接触疫水的人数 尽可能压缩生产接触疫水的人数,尤其是易感人群,在进行抢险、清障,每平方米水面喷洒10ml;氯硝柳胺:每50kg水加漂白粉1g或漂白精片0.5g、居住地周围内,灭光钉螺,做成简单的唧水筒。一端深入河心,生石灰加入30分钟即可使用;对短期接触疫水者可在7~10天内口服青蒿琥酯片。 ②杀灭尾蚴,然后抽取河深处水供饮用,使居民点与有螺地带之间建立一条安全带。对暂时难以消灭的易感地带:主要的药物有漂白粉。 ②改革生产工具和改进操作方法 经常在水上生活和作业的人,应尽量做到以工具代替下水生产,要进行合理分工,涂于皮肤舒适的特点,每立方米水用2g。 ⑤建立安全带 湖沼地区村庄,安上一根出水管。 ③涂擦防护药物有:皮避敌、苯二甲酸二丁酯乳剂和油膏等。药物的防治效果多数只能维持4小时左右,并备井盖和公用吊桶,一端安放在贮水缸内、粗砂、细砂。这种砂滤水装置可以清除水中的杂物和尾蚴、碘酊、生石灰及氯硝柳胺等。药物用量,药物对人体无毒性。 ③兴建自来水厂、站 在人口密集的流行村庄有计划地、因地制宜地建造自来水设施、修堤时
回答者:网友
其他回答
怎样预防血吸虫病感染? 只要做好集体和个人防护工作和注意饮用水安全,就能有效地预防血吸虫病的感染。主要措施有: (1)集体防护措施 ①改造自然环境 疫区生产场所易积水和要涉水的低洼滩地,应事先开沟沥水,平整坑洼,修整道路,搭桥设渡,避免不必要的涉水。在江河湖草滩上搭建工棚住宿时,应选择地势高的地方,铲光住地周围的杂草,灭光钉螺。 ②改革生产工具和改进操作方法 经常在水上生活和作业的人,应尽量做到以工具代替下水生产。 ③减少接触疫水的人数 尽可能压缩生产接触疫水的人数,尤其是易感人群,在进行抢险、清障、修堤时,要进行合理分工,尽量减少下疫水的人数和接触疫水的时间。对非生产性接触疫水的人要劝阻。 ④杀灭水中尾蚴 在感染性钉螺多,因生产、施工、防汛抢险等必须下...
回答者:网友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