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各项正常值

如红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
网友 2

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楼上的那位你太夸张了 人家有要的是血常规 不是生化 一、血液一般检查: 1、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男: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10 12-5.0×10 12个/L(350万-500万个/mm3)。 儿童: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30万个/mm3)。 [临床意义] 红细胞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b)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9-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109-20×109/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值] 白细胞分类(DC) 英文缩写 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 嗜中性粒细胞 N 0.3~0.7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 0.01-0.05(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0.50-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 E 0.005-0.05(0.5%-5%) 嗜碱性粒细胞 B 0~0.01(0~1%) 淋巴细胞 L 0.20-0.40(20%-40%) 单核细胞 M 0.03-0.08(3%-8%) [临床意义]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 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 5、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 [正常参考值] 50-300×106个/L(50-300个/mm3)。 [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二、出血性疾病检查: 1、血小板计数(PLT) 正常参考值] 100×109-300×109个/L(10万-30万个/mm3)。 [临床意义] 血小板计数增高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后、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 血小板计数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尿毒症等。 2、出血时间测定(BT) [正常参考值] 纸片法:1-5min。 [临床意义] 出血时间延长见于血小板大量减少和血小板功能缺陷、急性白血病、坏血病等 3、凝血时间测定(CT) [正常参考值] 活化法:1.14-2.05min;试管法:4-12min。 [临床意义] 延长见于凝血因子缺乏、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纤溶活力增强、凝血活酶生成不良等。 缩短见于高血脂、高血糖、脑血栓形成、静脉血栓等。

回答

其他回答
静脉血 ALT (谷丙转氨酶) 0一4O IU/L AST (谷草转氨酶) 0一45 IU/L TP (总蛋白) 60一80 g/L ALB (白蛋白) 35一55 g/ ALP (碱性磷酸酶) 40一160 IU/L GGT (丫.谷氨酪转肽酶) 0一50 IU/L TBIL(总胆红素) 1.7一2.0 umol/L DBIt(直接胆红素) 0一6.0 umol/L Crea(肌酚 44一133 umol/L Ua (尿酸) 90一360 umol/L UREA(尿素氮) 1.8一7.1 mmol/L GLU (血糖) 3.61一6.11 mmol/L TG (甘油三脂 0.56一1.7 mmol/L GHO (胆固醇) 2.84一5.68 mmol/L Mg (血清镁) 0.8一1.2 mmol/L K (血清钾) 3.5一5.3 mmol/L Na (血清钠) 136一145 mmol/L CL (血清氯) 96一108 mmol/L Ca (血清钙) 2.2一2.7 mmol/L P (血清磷) 2.2一2.7 mmol/L Fe (血清铁) 10.7一27 umol/L NH (血清氨) 0一58 umol/L CO2 (二氧化碳) 21一31 mmol/L CO2Cp(二氧化碳结合力) 2O一30 mmol/L CO (一氧化碳定性) (一) HBDH (a羟丁酸脱氨酶 90一22O IU/L CPK (磷酸肌酶激酶) 25一170 mmol/L LDW (乳酸脱氢酶) 40一100 mmol/L CPK-MB (激肌酸激酶同功酶) 0一16 A/G (血清白/球蛋白) 3.5一5.5/2-3g HDL (高密度脂蛋白〕 1.14一1.91 mmol/L VLDL(低密度低蛋白) 0.11一0.34 mmol/L LDL (极低密度脂蛋白) 1一3 mmol/L CRP (C反应蛋白) (一) IgA (免疫球蛋白) 0.9一4.5 mg/ml IgG (免疫球蛋白) 9一23 mg/ml IgM (免疫球蛋白) 0.8一2.2 ml SF (铁蛋白) 20一200 ng/ml α (蛋白电脉) 3一4.9 % β (蛋白电脉) 3.1一9.6 % γ (蛋白电脉) 6.6一13.7 % δ (蛋白电脉) 9.5一20.3 % Fdg (纤维蛋白原 2一4g/L S.C.R (血肌酐) 44一133 umol/L C.C.R (肌酐清除率 80一120 ml/分 GLU (血糖) 3.9一6.1 mmol/L AMLY (血淀粉酶) 40一160 U C3 (补体) 0.65一1.5/L ASO (抗链O) 1:400以下 RF (类风湿因子) (一) WR (肥达氏反应) (一) WFR (外裴氏反应) (一) CEA (癌胚抗原) <5mg
回答者:网友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