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莎草危害最大

网友 1

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莎草科杂草,危害水稻作物较重的一类杂草。胚有一个子叶(种子叶),通常叶片窄、长、叶脉平行,无叶柄,叶鞘包卷,无叶舌,茎三棱,通常空心,无节。主要发生在水稻田。种类多,数量多,农业和化学药剂难以防除。本文主要介绍莎草科杂草的分类、形态特征以及生物特性。

 

(一)异型莎草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植物。秆丛生,扁三棱形。叶基生, 条形,短于秆。叶鞘稍长,淡褐色,有时带紫色。花序长侧枝聚伞形简单,少有复出;小穗多数,集成球形。小坚果倒卵状椭圆形,有3棱,淡黄色,与鳞片近等长。幼苗淡绿色至黄绿色,基部略带紫色,全体光滑无毛。

 

异型莎草

 

【生物学特性】种子繁殖。种子发芽适宜的温度为30℃~ 40℃,适宜的土层深度为2~3厘米。北方地区,在5~6月份出苗,8~9月份种子成熟落地或随风力和水流向外传播,经越冬休眠后萌发;长江中下游地区,5月上旬出苗,6月下旬开花结实,种子成熟后经2~3个月的休眠期即又萌发,1年可发生2代;热带地区,周年均可生长、繁殖。

 

异型莎草的种子繁殖量大,1株可结籽5.9万粒,可发芽60%。因而在集中发生的田块,数量可高达480~1200株/米z。 又因其种子小而轻,故可随风散落,随水流移动。

 

(二)水莎草

 

【形态特征】

 

1.幼苗 第一片真叶线状披针形,具5条平行叶脉,叶鞘膜质,透明。第二片真叶有7条平行叶脉。

 

2.威株 根状茎细长,白色,横走,其顶端数节膨大呈藕状, 像藕节可3~4节连在一起,末端1节有顶芽,能产生幼苗。秆扁三棱形,散生,直立,较粗壮。叶线状,叶表蜡质层具光泽。长侧枝聚伞花序。小坚果(种子)倒圆形,褐紫色。

 

水莎草

 

【生物学特性】夏季多年生水田杂草。以块茎(藕状茎)繁殖为主。块茎休眠不明显。发芽温度为4℃~45℃,以20℃~30℃ 为最适。地下块茎能在O --15厘米土层内出苗,并通过地下走茎向四周增生蔓延,至8~9月份形成一个稠密交错的地下走茎网。 一藕状茎可增生几十株至上百株成苗。9月上旬至10月上中旬开花结果。同时,走茎膨大形成繁殖力极强的块茎——藕状茎。

 

综合治理

 

水莎草分在耕作水平较高的稻区危害水稻。 防除应采取农艺措施和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法。

 

⑴农艺措施主要有:一是建立地平沟畅、保水性好、灌溉自如的水稻生产环境;二是结合种子处理清除杂草的种子,并结合耕翻、整地,消灭土表的杂草种子;三是实行定期的水旱轮作,减少杂草的发生;四是提高播种的质量,一播全苗,以苗压草。

 

⑵化学除草,目前多数地方采用一次性封杀,就是在播种(催芽)后1-3天内,亩用40%"直播青"可湿性粉剂60克,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施药时田板保持湿润。3天后恢复正常灌水和田间管理。通过化除后,如果后期仍有一定量的杂草,可采取针对法进行补除。

 

①如以稗草、千金子为主的田块,在杂草3-5叶期,可用10%千金乳剂50毫升加水30公斤,用针对法进行茎叶喷雾。用药前一天田间必须放干水,药后2天再恢复正常管理。

 

②如以莎草、阔叶杂草为主的田块,在播后30天左右,亩用10%水星可湿性粉剂20克加20%二甲四氯水剂150毫升混用,兑水30公斤针对法喷雾。水浆管理同上。

 

③如田间各种杂草共生,可用48%苯达松水剂75-100毫升加20%二甲四氯水剂150毫升混用,采用针对法喷雾。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