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络合铜废水有很多种,有的来源于电镀,有的来源于蚀刻线路板,或者来源于颜料及其他行业。
不同的行业所用的络合剂也有所不同,常见的络合剂有NH3、EDTA、乙二胺、酒石酸。这些络合剂与铜离子配位形成非常稳定的可溶性络合物,与游离态铜离子相比,络合态的铜离子用普通的中和沉淀法是很难去除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硫化物沉淀法
将硫化物(硫化钠)加入含络合铜的废水中,然后加入****,控制废水的pH值在9.5~11.5之间,再适量添加聚丙烯酰胺(PAM),形成溶度积很小的难溶沉淀物硫化铜(CuS),在PAM的作用下将铜离子从废水中除去。
硫化物沉淀法可以将含络合铜废水中的含铜量降低到0.5mg/L以下。
硫化物沉淀法的操作难度是硫化钠的加入量难以准确控制,S2-一旦过量,会产生恶臭,形成二次污染。
二、硫酸亚铁法
将7水硫酸亚铁按FeSO3。7H2O:Cu2+=15:1的比例加入含络合铜的废水中,搅拌均匀后见加入****,控制pH值在9.0以上,适量添加聚丙烯酰胺(PAM),可以将废水中的含铜量降低到0.5mg/L以下。
硫酸亚铁除铜的原理基于Cu(NH3)2+、EDTA-Cu2+与EDTA-Fe3+的稳定常数的差异,EDTA-Fe3+的稳定常数比EDTA-Cu2+和EDTA-Fe3+的稳定常数高几个数量级,向含络合铜的废水中加入硫酸亚铁,亚铁离子可促成EDTA-Fe3+的结合而将铜离子置换出来,使铜由络合态变成游离态,再通过调高废水的pH值,使铜离子、铁离子变成Cu(OH)2、Fe(OH)3沉淀而实现铜、铁的去除,由于Fe(OH)3的混凝作用,废水中新生成的沉淀物沉淀速度加快,除铜效率提高。
硫酸亚铁法的缺点是加药量大,产生的污泥多。
除了这两种方法,还有氧化法(一般是加氯酸钠)、还原法(常见的是加铁屑)和吸附法(大部分是加活性炭和沸石)等方法。
根据你的描述,你们综合使用硫化物沉淀法与硫酸亚铁法。
加药顺序为:先加硫化钠(Na2S),形成溶度积很小的难溶沉淀物硫化铜(CuS),再加硫酸亚铁,最后加****,调整pH值在9~11之间,硫酸亚铁不仅能消除多余的S2-,还能形成Fe(OH)3沉淀,由于Fe(OH)3的混凝作用,使沉淀速度加快,提高除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