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

把这药详细的介绍一下.对过敏的效果如何?各位帮帮忙.过敏10多年了.
网友 1

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免疫球蛋白是一组具有抗体活性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生物体血液、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是检查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人类的免疫球蛋白分为五类,即lgG、lgA、lgM、IgD和lgE,其中IgD和IgE含量很低,故我们常规所测定的Ig主要为lgG、lgA、IgM三项。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异常,主要可分为三类: (一)几种不同的Ig水平增加:主要见于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病、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及淋巴瘤等。自身免疫病中,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以lgG、lgA、IgM升高多见,类风湿性关节炎以IgG、IgM升高多见。 (二)单一的Ig水平增加:又称为“M”蛋白病,主要见于: (1)多发性骨髓瘤(MM),表现为仅有某一种Ig异常增高,而其他种明显降低或维持正常。其中以IgG;型MM最常见,血清中lgG含量可高达70g/L,IgA型次之,IgD型较少见,IgE型最为罕见。 (2)巨球蛋白血症,是产生IgM的浆细胞恶性增生,血清中IgM可高达20g/L以上。 (三)一种或多种Ig水平减少:分为原发性或继发性的,前者属于遗传性,如瑞士丙种球蛋白缺乏症,选择性IgA、IgM缺乏症等。继发性缺损见于网状淋巴系统的恶性疾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肾病综合征、大面积烧伤烫伤患者、长期大剂量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放射线照射所致。lgD升高主要见于lgD型MM。流行性出血热、过敏性哮喘、特应性皮炎患者IgD升高。妊娠末期、吸烟者中IgD也可出现生理性升高。IgE升高常见于超敏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外源性哮喘、枯草热、慢性荨麻疹,以及寄生虫感染、急慢性肝炎、药物所致的间质性肺炎、支气管肺曲菌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IgE型MM等。 组织胺(Histamine)是一种活性胺化合物,化学式是C5H9N3,分子量是111。作为身体内的一种化学传导物质,可以影响许多细胞的反应,包括过敏,发炎反应,胃酸分泌等,也可以影响脑部神经传导,会造成想睡觉等效果。 组织胺存在于肥满细胞内,亦存在于肺、肝及胃的粘膜组织内。它在过敏与发炎的调节上扮演一个很重要角色。组织胺属于一种化学讯息,亦是aminergic neurotransmitter,参与中枢与周边的多重生理功能。在中枢系统,组织胺是由特定的神经所合成例如位在posterior hypothalamus 的tuberomammillary nucleus,神经细胞多向延伸至大脑其他区域与脊椎,因此暗示组织胺可能参与睡眠,荷尔蒙的分泌,体温调节,食欲与记忆形成等功能,另外还位于formatio reticularis与telencephan;在周边部分,组织胺主要储存在mast cell, basophils 和enterochromaffin cells,可引起痒、打喷嚏、流鼻水等现象,此外组织胺结合到血管平滑肌上的接受器(H1R)导致血管扩张因而产生局部水肿,组织胺会使肺的气管平滑肌收缩引起呼吸道狭窄进而呼吸困难,肠道平滑肌收缩降低血压以及增加心跳(tachycardia)等多项生理反应。 枯草热患者非常清楚,是花粉使他们打喷嚏、流泪和流鼻涕。最早的枯草热病例是莱昂纳多·博塔罗在1565年记载的。他把它称为“玫瑰热”。 1903年,一位叫威廉·邓巴的德国医生证明了这种受激反应并不是由花粉本身引起的,而是机体对花粉的反应引起的一种毒素的释放所造成的。他努力研制出一种抗菌素,但它没有效果。 后来,亨利·戴尔于1910年在研究黑麦的毒性时,发现了一种他称为“组织胺”的物质。直到大约16年后,他才意识到是组织胺引起了过敏反应。此后,他还发现了受损伤的细胞会产生自己的组织胺。 图:蜜蜂采蜜后,它们的腿上沾染上了花粉。花粉随风吹向空中,导致许多人患枯草热。 直到20世纪50年代,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达x埃尔·博韦才研制出了抗组织胺的药物。 哮喘和湿疹也是过敏反应,但遗憾的是抗组织胺药物对它们并没有治疗效果。机体总是会对花粉和其他刺激物的侵入发生反应。过敏体质的人存在的问题是,他们对某一种的刺激物过于敏感。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