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性味与功效】
味甘,性寒。功效:利水通淋,清肺祛痰、清肝明目,止泻。
【传统应用】
主治小便不利,淋沥涩痛,浮肿;湿热泄泻;目赤肿痛,眼目昏花;咳嗽痰多等病症。
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①车前散(《证治准绳》):车前子、淡竹叶、茯苓、灯心、荆芥,治疗诸淋;②验方(《普济方》):车前子研末吞服、车前草水煎服,治疗小便血淋作痛;③验方(《太平圣惠方》):车前子、黄连,研末吞服,治疗风热目暗涩痛;④验方(《太平圣惠方》):车前草叶,绞汁,再煎,治疗热痢。 在利尿名方八珍散中,治疗眼昏的驻景丸(菟丝子、熟地黄、车前子)中,以及五子衍宗丸中,也均有车前子。
【主要成分】
主要含黏多糖成分。
【药理作用】
(一)利尿:
其水煎剂有利尿作用,能使犬和兔的尿量、氯化钠、尿素、尿酸排出增多,车前草可使犬尿量显著增加。这与桃叶珊瑚苷成分有关。车前草还能增加输尿管蠕动的频率,增加输尿管上段腔内压力,从而有利于结石位置下移。
(二)抗炎:
大车前叶的果胶状制剂能减轻大鼠右旋糖酐等所致的炎性足跖肿胀。
其煎剂少量多次注射入兔膝关节腔内,可引起关节囊滑膜的炎症反应和结缔组织增生,从而使松弛的关节囊恢复原有的紧张度。
(三)祛痰镇咳:
其水煎液灌胃能使猫气管分泌物增加,有明显的祛痰功效,可维持6~7小时。这与所含的车前苷成分有关。车前苷尚有中枢性镇咳作用。
(四)对胃肠道的影响:
大车前叶的果胶状制剂能降低试验性胃溃疡的形成指数,降低离体兔肠的收缩,对组胺引起的肠痉挛有抑制作用。
其水煎剂有缓泻作用。
(五)抗菌:
其水煎液对多种肠道致病菌和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
1.治疗尿路感染和肾炎浮肿。
2.治疗尿路结石和胆道结石。 3.治疗急性胃肠炎和急性菌痢。
4.治疗支气管炎咳嗽痰多。
【剂量与用法】
药典剂量:车前子3~10g,车前草9~30g。
临床常用剂量:车前子9~15g,车前草9~30g,鲜车前草15~30g。
大剂量:车前子15~30g,车前草l5~30g,鲜车前草30~60g。
使用方法:水煎服,车前子包;研末或入丸、散吞服;浸酒内服;外敷。
【临床体会】
(一)关于民间应用
车前在江南民间名观音草。夏季用来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如疮疖初起、尿淋尿血、痢疾腹泻、咳嗽痰多等。用鲜草一把,水煎服,由于不苦,儿童也能接受。但现代已经很少有人知晓应用了。
(二)关于利尿
临床习惯肾病水肿用车前子,尿路感染用车前草。车前草尚有清热化湿解毒功效,常用于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尿道、呼吸道、肠道等的感染。车前子以利尿退肿为主,其利尿力度似乎较猪苓为强。
车前子在利尿的同时,使尿素氮和尿酸的排泄增加,因此,对改善肾功能是有利的,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治疗也是有效的。
(三)关于排石
小的输尿管结石是可以通过中药利尿而向下逐渐移动而排出体外的。其机制一是输尿管的收缩向下挤压,二是随尿液而带下。车前就具备这两方面的作用,而常用于输尿管结石,虽然其利尿作用不是很强,但具有增强输尿管内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