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你说的玉米黄疸病可能是玉米褐斑病。 玉米褐斑病是近年来在我国发生严重且较快的一种玉米病害。温暖潮湿区发生较多,危害玉米和类蜀黍属植物。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省危害较重。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上。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最初为黄褐色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严重时叶片上全部布满病斑,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发病后期叶片的病斑处呈干枯状。属鞭毛菌亚门节壶菌属真菌。是玉米上的一种专性寄生菌,寄生在薄壁细胞内。休眠孢子囊壁厚,近圆形至卵圆形或球形,黄褐色,略扁平,有囊盖。 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最初为黄褐多功能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为圆形或椭圆形到线形,隆起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红色,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严重时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部布满病斑,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叶细胞组织呈坏死状,散出褐色粉末(病原菌的孢子囊),病叶局部散裂,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茎上病多发生于节的附近。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地或病残体中越冬,第二年病菌靠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遇到合适条件萌发产生大量的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在叶片表面上水滴中游动,并形成侵染丝,侵害玉米的嫩组织。在7、8月份若温度高、湿度大,阴雨日较多时,有利于发病。在土壤瘠薄的地块,叶色发黄、病害发生严重,在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玉米健壮,叶色深绿,病害较轻甚至不发病。一般在玉米8~10片叶时易发生病害,玉米12片叶以后一般不会再发生此病害。发病原因:土壤中及病残体组织中有褐斑病病原体菌;首先,高感品种(双亲中含有塘四平头成分玉米品种)连作时,土壤中菌量每年增加5~10倍;其次,施肥方面,用有病残体的秸秆还田,施用未腐熟的厩肥堆肥或带菌的农家肥使病菌随之传入田内,造成菌源数量相应的增加;三偏施氮肥,几乎所有的叶部病害都与该原因有关;脱肥造成生长势弱,玉米抗病性降低,是发生褐斑病的主要原因。空气温度高、湿度大。夏玉米区一般6月中旬至7月上旬若阴雨天多,降雨量大易感病。 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 ①选用抗病品种②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叶面喷施沼液纯液③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组织,并深翻土壤;④施足底肥,适时追肥。注意氮、磷、钾肥搭配⑤合理栽植密度⑥实行倒茬轮作⑦适时化控。 2、化学药剂防治。 ①提早预防。在玉米4~5片叶期,预防玉米褐斑病的发生;②及时防治。药剂:三唑铜、代森锰锌、安克锰锌、烯酰吗啉,配合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