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蚀变、植被异常、植被毒化信息提取

网友 1

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岩石蚀变是并车儿写听假守继满女最主要的遥感找矿信息之一,由于主诉英数兰婷浙江植被发育好、覆盖范围广,直接从遥感数据提取岩石蚀变信息可行性较差。根据实社劳传也难白影集推器高验,仅在植被覆盖率低值区(掩膜内)的特殊限粮个干地貌单元中可提取部分蚀变信息,其结果也只是分散的小斑点,对区域性成矿分析意义不大,因此仅在金华—车观劳批书调如片达温州青田一带进行统门压伯找冷劳顶若湖了植被异常和毒化信息令殖用一提取研究。该区进入秋季后,草本植物多已枯萎,木本植物因物种或土质差异,有的保持常绿,有的则已枯黄,农作物已收割或接近收割,此时地物间的差异最显著,找矿遥感信息也更清楚。孕藏找矿信息的义轴载典型地物主要为荒坡草地和植物枯萎带。这是因为大面积矿化蚀变发育区,营养性元素的缺着走局乏或重金属元素中毒,会造成植物种类的选择性生长或植被毒化,总体长势变差。在一定的范围内,对这几类地物的提取,也就迅如渐情是遥感找矿信息的提取,在磁项耐斤目无究弱频友矿结合其他遥感解译信息和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即可对该区的矿产找矿远景进行评价。

10.3.6.1 与叶蜡石(高岭石)有关的植被选择性分布异常

对青田北山-山口叶蜡石矿声校声盟山导还影英木处田踏勘调查后发现,部分叶蜡石矿体硅化带上出现植被异常,表现为植被种类的选择性分布,特别是北山、下寺一带叶蜡石-高岭石型矿化体更为明显。异常区植物以草本为主,木本植物稀疏,且长势较差,进入秋季后多已枯黄;其周边未经矿化蚀变的火山岩区以木本植物为主,生长茂盛,斤源去封参固参龙几肉终年常绿(图10.11)。这种特征在秋季遥感影像上有清晰的反映枝前,表现为异常区的波谱曲线图较正常植被区有很大变化。这种由于植被差异引起的异常信息样误较强,可以通过光谱统计模式识别分类技术加以提取。经不同统计模式识别分类,将分类结果图像分别叠加到原始TM影像上进行目视分析对比,以光谱角法分类效果最好,异常区边界与实地调查情况吻合较好(图10.12)。

光谱角分类的原理是将多光谱数据作为n字知怕维空间的光谱向量,通倍亮抓你发过比较待分类像元的光谱向量与训练区基准光谱向量的夹角来星指很激审判定该像元是否归为已知的类别,其实质是对光谱曲线形态相似性的比较。实际工作中根据野外踏勘确定植被异常区(青田北山、下寺),利用学习区功能从中提取多边形学习区作为光谱监督训练区。然后用TM1、2、3、4、5、7等六个波段数据作为信息源,进行光谱角填图分类,最大光谱角选0.8弧度。为真实反映分类情况,不对分类结果作后处理,仪将分类结果叠加到影像图上,以便在对成矿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时使用。

图10.11 北山叶蜡石矿化体之上的植被异常(照片)照片中黑色虚线以下为植被异常区(叶蜡石矿化区).以上为植被正常区(无矿化区)

图10.12 叶蜡石矿化区植被异常光谱角提取效果验证图

10.3.6.2 与金银多金歼搭念属矿有关的植被毒化色斑

世界上通过遥感手段发现大片森林区的植被枯萎地带(表现为色斑),从而发现金属矿床的事例屡见不鲜,其原因是重金属对植被的毒化作用。在浙江境内尚未发现与大中型金属矿床关系密切的植被毒化色斑信息,因为缺乏典型训练区,使植被毒化信息的找矿前景不够明朗。然而在大片植被密集区内,存在与多金属矿点、矿化点密集区相伴的色斑却是一个事实。造成植被枯萎的原因可能是隐伏岩体的热液蚀变作用或重金属元素的毒化作用。

在遂昌西部的白马山一带,这种植被枯萎形成的色斑较为典型。该区为一中生代火山喷发区,遥感影像图上存在明显的放射状和环状影像,在环形影像区范围内,尤其是环形体中心部位存在较多色斑,除部分是由于迹地造成的之外,大部分是由于植被枯萎形成的。环形体的北东侧和西侧多金属矿点、矿化点较多,且与色斑分布区较吻合。环形体的中部色斑也较密集,北东东向和北北东向线形体发育,却没有已知矿点。流经该区的一条主要水系名为金坑,也具有贵金属找矿指示意义。这些均显示该区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这类色斑在彩色合成影像图上可直接目视识别,也可用监督分类技术加以提取。

10.3.6.3 局部硅化信息

浙东南地区硅化、次生石英岩化分布较广,与萤石矿、叶蜡氏困石矿和部分热液型金属矿关系密切,常形成矿体的近矿围岩蚀变。由于覆土和植被原因,大部分硅化岩石分布面积远小于30m×30m,这种蚀变信息淹没在背景之中,通过目视方法在彩色合成影像图上直接解译难度较大。这里采取分层信息提取法,最后归纳出硅化蚀变信息。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进行植被指数计算,由于硅化发育之处植被长势差,裸岩、裸土较多,以植被覆盖低值区为掩膜,作为硅化岩石区的第一层信息。

随后进行方向滤波,提取正地形信息。具体提取方法在前面区域线形体提取部分已叙述,这里分别提取北北东向、北东东向和北西向(正地形)线性体,对线性体提取结果进行“或”运算得到全区正地形分布图。由于硅化蚀变区多表现为正地形,所提取的正地形分布图可作为硅化岩石区的第二层信息。

由于硅化蚀变岩石较普通岩石的TM6/TM5值大,对遥感数据进行TM6/TM5比值增强,以高值区为掩膜,提取硅化蚀变岩石的第三层信息。

将上述三层信息形成的二值图像进行逻辑“与”运算,即得到提取的硅化蚀变信息图,图上硅化信息以稀疏斑点形式出现。

10.3.6.4 干扰因素分析

以上提取的岩石蚀变、植被异常和毒化信息只是与成矿可能有关的信息,其中大部分是由干扰因素形成的伪信息。要从中将伪信息一一鉴别出来,客观上难以实现,这里只对伪信息形成的干扰因素作一分析,供找矿工作利用遥感资料时参考。

叶蜡石矿体上部出现的由草本植物选择性分布可形成植被异常信息,事实上人工改造也可以形成这种异常,而且所提取的植被异常信息主要是后者。病虫害、人工改造形成的植物长势差异,可成为植被毒化信息的干扰因素。上述伪信息除少量可从遥感图像中加以分析剔除外,大部分信息须通过实地调查后剔除。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