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回答
一、概述 太古油是阴荷活性剂,它的结构式一般写作: CH3-(CH2)5-CH-CH2-CH=CH-(CH2)7-COONa | O-SO3Na 太古油又名土耳其红油,简称红油。从前用茜素染土耳其红色时,红油为必 要的媒染剂,所以称土耳其红油。 注:1.太古油是用蓖麻油及硫酸制成。蓖麻油本身不溶於水,但经硫酸作用 后即能溶於水,成为一种可溶性油。 2.所谓红油,并不是专指蓖麻油的磺酸化物,凡各种植物油脂与硫酸作用 ,所生成的磺酸化产物,都可称为红油,例如,磺酸化的橄榄油、棉子油、 胡麻油等都是,但因多含杂质,效用低劣,故不常用。 3.用硫酸作磺化剂处理蓖麻油,成功地改进了脂肪酸钠盐对水质硬度的稳定 性。 太古油(Turkey Red oil) (1)〔C17H32(OH)COO〕3C3H5+3H2O→ 甘油三蓖麻酸酯 3C17H32(OH)COOH+C3H5(OH)3 蓖麻酸 甘油 (2)C17H32(OH)COOH+H2SO4→ 蓖麻酸 C17H32(O.SO3H)COOH+H2O 蓖麻酸硫酸酯(或磺化蓖麻酸) (3)C17H32(O.SO3H)COOH+2NaOH→ C17H32(O.SO3Na)COONa+2H2O 即硫酸与脂肪酸中的羟基(OH)酯化而成酯。 脂肪酸经硫酸作用,引入磺酸基(SO8H),磺酸基为亲水性基,水溶性甚大, 所以不溶於水的油类,即因之变成可溶性,且磺酸基与钙、镁等水中硬质所 化合的盐类,能溶解於水,所以不致发生沉淀(但实际上一般红油中结合硫酸 的量,因制造上的种种困难,不能照理论量之多,以致脂肪酸未能全部磺化 ,所以它的功效和耐酸、耐硬水的性质,都不及理想的好)。 3.化学反应的命名从红油的制造过程及化学结构上研究,它的主要变化并非 磺化反应,而为硫酸的酯化反应,所以可称为硫酸酯化油。 4.化学组成 蓖麻油的磺化产物具有非常复杂的成分,但它的主要组成为蓖 麻酸硫酸酯、蓖麻酸、未起反应的蓖麻油。 太古油在印染上的用途 (一)作练棉助剂 通常练棉时,多用烧为主要助剂,但棉上的油蜡杂质, 不能单靠皂化所能尽除,还要用乳化剂,如太古油、肥皂等乳化的功效,使 不易或不能皂化的物质变成乳化体而去除。因为这种可溶性物(太古油、肥皂 )乳化力甚大,煮练的效力也就大为增加了。 注:1.紧厚的织物(如斜纹、哔叽、直贡等)加入太古油后,可获得使棉布煮练 透彻的效果。 2.实验证明,以肥皂等量的太古油(对布重0.7%左右)来代替肥皂,练漂后的 毛细管效应略有捉高;3232胚布平均为12.3厘米,而肥皂的毛细管效应平均 为11.4厘米。 (二)作纳夫妥AS类打底染色助剂 太古油是应用很广的助染剂。用纳夫妥AS 类打底液进行浸轧时,棉布与打底剂接触的时间很短,棉布虽经过煮练或丝 光,但仍然不容易均匀吸收渗透。而且纳夫妥AS类打底液溶解於烧液后, 会变成胶体,很不稳定,容易起加水分解而析出。因此,纳夫妥AS类通常先 与太古油调成糊状,然后加入烧,配成溶液,可以增加打底剂的扩散性和 渗透性,并防止胶体的生成,得到均匀吸收的效果。 (三)作硫化染料染色助剂 太古油具有渗透和乳化的优良性能,所以硫化染 料用於棉布染色时常加太古油作助染剂,可获得色泽鲜艳和均匀的效果。 注:1.应用时,以太古油将染料调成浆状,加入硫化,用蒸汽加热,染料 溶解后注入染槽。 2.也有先将硫化溶於热水中,然后将太古油和染料调匀后,加入上述硫化 溶液内,加热使充分溶解,然后稀释至规定容量,备用。 3.用还原染料等染色时,也往往加太古油来增加染料的扩散性和渗透性。 (四)作整理棉织物的软化剂 由於太古油含有多量的油脂,它能改善棉织物 手感,增加光泽,例如硫化元布就可用太古油作后处理。
回答者:网友
其他回答
太古油又名土耳其红油、酸化蓖麻油、磺化蓖麻油,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染料、颜料等工业,具有渗透、分散、匀染、助溶、乳化等功能。也可作为皮革的乳化剂及玻璃纤维上作为上油剂的基剂等。 1. 作炼棉助剂。棉织品煮炼时,炼液均匀加入太古油,可获得良好的渗透,增加硷液皂化、水解、乳化的效力,提高精炼效果,并能改善棉织物手感,增加光泽。用量一般为1-3%(相对于织物重量而言)。 2. 在丝绸精炼中加入太古油可提高生丝的煮炼效果和柔软度。 3. 作硫化染料染色助剂。硫化染料染浴中加入太古油,可提高染浴的稳定性和匀染性能,并能获得手感柔软、色泽丰满、均匀的效果。用量一般为1-36%。 4. 作纳夫妥AS类打底染色助剂,纳夫妥AS类通常先与太古油调成糊状,然后再加入烧碱配成溶液,用于增加打底剂的扩散和渗透性。 5. 太古油用于染料和颜料的生产过程中,可充分提高该类产品的润湿性和分散性以及渗透性。
回答者: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