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别名.结构式.相对分子量.物化性质.用途.保管方法.包装.主要技术指标.越详细越好PVC塑料稳定剂知道的也可以给小弟分享下...
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中文名称: 双硬脂酸铝 中文同义词: 二硬脂酸铝;双硬脂酸铝;碱式硬脂酸铝;二硬脂酸羟铝;二(十八酸)铝;双硬脂酸铝(轻质);碱式二(十八烷酸)铝 CBNumber: CB2263708 分子式: C36H71AlO5 分子量: 610.93 英文名称: Hydroxyaluminum distearate 英文同义词: specialm;Nsc522176;Aluminiumdistearat;ALUMINUM DISTEARATE;aluminiumdistearate;ALUMINIUM STEARATE, DI;basic aluminium stearate;aluminumhydroxydistearate;Hydroxyaluminum distearate;aluminumhydroxidedistearate 化学性质 白色粉末。熔点145℃,相对密度1.009,不溶于水、乙醇和乙醚。与芳烃和脂肪烃作用形成胶体。 用途 用作金属防锈剂、建筑材料防水剂、涂料和油墨增光增稠剂、化妆品乳化剂、塑料润滑剂等的原料。 用途 用作防水剂、润滑剂和催干剂 用途 用作油漆的防沉淀剂、织物的防水剂、润滑油的增厚剂、金属工具的防锈剂、聚氯乙烯塑料的耐热稳定剂 用途 用作金属防锈剂、建筑材料的防水剂、油墨增光剂、化妆品增稠剂 用途 用作聚氯乙烯的无毒热稳定剂,金属防锈剂,建筑材料防水剂,化妆品的乳化剂,涂料和油墨增光增稠剂,塑料制品润滑剂,石油钻井用消泡剂 生产方法 将熔融的硬脂酸与过量****溶液混合制得皂液,然后在碱液存在下向皂液注入稀硫酸铝溶液,进行复分解反应,经洗涤、离心、脱水为二硬脂酸羟铝的粗品,最后经洗涤、干燥得到成品。原料消耗定额:硬脂酸860kg/t、硫酸铝(95%)630kg/t、固碱,(95%)210kg/t。 类别 有毒物品 可燃性危险特性 遇热分解刺激烟雾 储运特性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灭火剂 干粉、泡沫、砂土、二氧化碳; 雾状水 职业标准 TWA 10 毫克 (铝)/立方米 双硬脂酸铝 上下游产品信息 上游原料 硫酸铝钾十二水合物 硬脂酸 **** 硫酸铝 ----------------------------------------------------------------------------- 中文名称: 硬脂酸铝 中文同义词: 脂酸铝;硬酯酸铝;硬脂酸铝;硬酯酸铝;十八酸铝;硬脂酸铝;三硬脂酸铝;十八酸铝盐;三硬酯酸铝;三(十八)铝 CBNumber: CB9738081 分子式: C54H105AlO6 分子量: 877.39 英文名称: Aluminum octadecanoate 英文同义词: sa1500;rofob3;metasapxx;alugel34tn;TechnicalGrade;ALUMINUM STEARATE;ALUMINIUM STEARATE;stearated’aluminium;monoaluminumstearate;ALUMINUM TRISTEARATE 化学性质 白色粉末。不溶于水、乙醇、乙醚,溶于碱、松节油、矿油、石油、煤油及苯等溶剂中。遇强酸分解成硬脂酸和相应的盐 用途 本产品用于金属防锈剂的原料、建筑材料的防水剂、油墨的抛光剂、化妆品的增稠剂等。硬脂酸铝在涂料中,用作平滑剂及增稠剂,同时还具有改进涂膜触变性的效果。 用途 用作防水剂、塑料助剂和润滑剂 用途 用作聚氯乙烯塑料的热稳定剂和润滑剂,油漆工业的防沉剂、催干剂,织物的防水剂,润滑油的增厚剂等 类别 有毒物品 可燃性危险特性 可燃; 燃烧产生刺激烟雾 储运特性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灭火剂 干粉、泡沫、砂土、二氧化碳 职业标准 TWA 10 毫克/立方米 硬脂酸铝 上下游产品信息 上游原料 硫酸铝钾十二水合物 硬脂酸 **** 硫酸铝 三氧化二钴 别名: 三(十八酸)铝,十八酸铝,硬脂酸铝 性状: 白色粉末,新鲜制品溶于乙醇,苯,松节油和矿油,不溶水,遇强酸分解成硬脂酸和铝盐.比重1.010,熔点:103℃ 用途: 用于油漆防沉淀剂,织物和水泥的防水剂,涂料平光剂,润滑油增厚剂,防锈剂,聚乙烯塑料的热稳定和催干剂等. 规格: Q/JFC 019-2002 技术指标: (%) 含量以AI2O3计 5.7-7.0% 水份: 1% 氯化物: 0.5% 硫酸盐: 0.5% 包装规格: 以广口塑料瓶或编织袋内衬二层塑料.250g/瓶,10kg/袋,阴凉干燥处存放. -------------------------------------------------------------------------------- 硬脂酸镉 cadmium stearate 分子式(Formula): (C18H35O2)2Cd 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 678.41 CAS No.: 2223-93-0 质量指标(Specification) 外观(Appearance): 白色或微黄色粉末 产地(Orgin): 上海 物化性质(Physical Properties) 1、熔点:90-106℃; 2、游离酸(以硬脂酸计):≤0.5%; 3、水分:≤1%; 4、含镉:16.5-18%; 5、细度:(140目通过):≥99.5% 物化性质:白色细微粉末,比重1.28,熔点103~110℃。不熔于水,溶于热的乙醇,遇强酸分解为硬脂酸和相应的镉盐。贮运时应注意防潮。 用 途:本品为聚氯乙烯的皂类稳定剂中着色性最小、光稳定性和透明性最好的品种,配合钡盐、有机锡稳定剂、环氧化合物和亚磷酸酯使用,有优良的协同效应。主要用于软质透明制品,如薄膜、薄析、软管和人造革等。 ----------------------------------------------------------------- PVC塑料用稳定剂应用 增塑剂的种类有邻苯二甲酸酯类、直链酯类、环氧类、磷酸酯类等,就其综合性能看,DOP是一个较好的品种,可用于各种PVC制品配方中,直链酯类如DOS 属耐冷增塑剂,长用于农膜中,它与PVC相容性不好,一般以不超过8份为宜,环氧类增塑剂除耐冷性好以外,还具有耐热、耐光性,尤其与金属皂类稳定剂并用时有协同效应,环氧增塑剂一般用量为3~5份。电线、电缆制品需具有阻燃性,且应选用电性能相对优良的增塑剂。PVC本身具有阻燃性,但经增塑后的软制品大多易燃,为使软PVC制品具有阻燃性,应加进阻燃增塑剂如磷酸酯及氯化石蜡,这两类增塑剂的电性能也较其他增塑剂优良,但随增塑剂用量增加,电性能总体呈下降趋势。对用于无毒用途的PVC制品,应采用无毒增塑剂如环氧大豆油等。至于增塑剂总量,应根据对制品的柔软程度要求及用途、工艺及使用环境不同而不同。一般压延工艺生产PVC薄膜,增塑剂总用量在50份左右。吹塑薄膜略低些,一般在45~50份。 稳定剂体系 PVC在高温下加工,极易放出HCL,形成不稳定的聚烯结构。同时,HCL具有自催化作用,会使PVC进一步降解。另外,假如有氧存在或有铁、铝、锌、锡、铜和镉等离子存在,都会对PVC降解起催化作用,加速其老化。因此塑料将出现各种不良现象,如变色、变形、龟裂、机械强度下降、电尽缘性能下降、发脆等。为了解决这些题目,配方中必须加进稳定剂,尤其热稳定剂更是必不可少。PVC用的稳定剂包括热稳定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和螯合剂。配方设计时根据制品使用要求和加工工艺要求选用不同品种,不同数目的稳定剂。 热稳定剂 热稳定剂必须能够捕捉PVC树脂放出的具有自催化作用的HCL,或是能够与PVC树脂产生的不稳定聚烯结构起加成反映,以阻止或减轻PVC树脂的分解。一般在配方中选用的热稳定剂的特点、功能与制品的要求来考虑。例如: 铅盐稳定剂主要用在硬制品中。铅盐类稳定剂具有热稳定剂好、电性能优异,价廉等特点。但是其毒性较大,易污染制品,只能生产不透明制品。近年来复合稳定剂大量出现,单组分的稳定剂已有被取代的危险。复合稳定剂的特点是专用性强,污染小,加工企业配料简便等优点。但由于无同一的标准,所以各家的复合稳定剂差异很大。 钡镉类稳定剂是性能较好的一类热稳定剂。在PVC农膜中使用较广。通常是钡镉锌和有机亚磷酸酯及抗氧剂并用。 钙锌类稳定剂可作为无毒稳定剂,用在食品包装与医疗器械、药品包装,但其稳定性相对教低,钙类稳定剂用量大时透明度差,易喷霜。钙锌类稳定剂一般多用多元醇和抗氧剂来进步其性能,最近已经国内已经有用于硬质管材的钙锌复合稳定剂出现。 有机锡类热稳定剂性能较好,是用于PVC硬制品与透明制品的较好品种,尤其辛基锡几乎成为无毒包装制品不可缺少的稳定剂,但其价格较贵。 环氧类稳定剂通常作为辅助稳定剂。这类稳定剂与钡镉钙锌类稳定剂并用时能进步光与热的稳定性,其缺点是易渗出。作辅助稳定剂的还有多元醇,有机亚磷酸酯类能。 近年来还出现了稀土类稳定剂和水滑石系稳定剂,稀土类稳定剂主要特点是加工性能优良,而水滑石则是无毒稳定剂。 抗氧剂 PVC制品在加工使用过程中,因受热、紫外线的作用发生氧化,其氧化降解与产生游离基有关。主抗氧剂是链断裂终止剂或称游离基消除剂。其主要作用是与游离基结合,形成稳定的化合物,使连锁反应终止,PVC用主抗氧剂一般是双酚A。还有辅助抗氧剂或过氧化氢分解剂,PVC辅助抗氧剂为亚磷酸三苯酯与亚磷酸苯二异辛酯。主辅抗氧剂并用可发挥协同作用。 紫外线吸收剂在户外使用的PVC制品,因受到它敏感波长范围的紫外线照射,PVC分子成激发态,或其化学键被破坏,引起游离基链式反应,促使PVC降解与老化。为了进步抗紫外线的能力,常加进紫外线吸收剂。PVC常用的紫外线吸收剂有三嗪-5、UV-9、UV-326、TBS、BAD、OBS。三嗪-5效果最好,但因呈黄色使薄膜略带黄色,加进少量酞菁蓝可以改善。在PVC农膜中常用UV-9,一般用量0.2~0.5份。属水杨酸类的TBS、BAD与OBS作用温顺,与抗氧剂配合使用,会得到很好的耐老化效果。对于非透明制品,一般通过添加遮光的金红石型钛白粉来改善耐候性,这时假如再添加紫外线吸收剂,则需要很大用量,不十分合算。 螯合剂在PVC塑料稳定体系中,常加进的亚磷酸酯类不仅是辅助抗氧剂,而且也起螯合剂的作用。它能与促使PVC脱HCL的有害金属离子天生金属络和物。常用的亚磷酸酯类有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苯二异辛酯与亚磷酸二苯辛酯。在PVC农膜中,一般用量为0.5~1份,单独用时初期易着色,热稳定性也不好,一般与金属皂类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