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回答
安普霉素 安普霉素又名阿普拉霉素,是一种黑暗链菌产生的氨基糖苷类新兽用抗生素,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开发成功,其特点是抗菌谱广,不易产生抗药性, 可用于鸡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和支原体引起的感染。作为药物型饲料添加剂,安普霉素能明显促进增重和提高饲料转化率,在畜禽养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药理作用: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阴性菌特别是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等致病菌有相当强的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某些链球菌)、密螺旋体和某些支原体也有较好的抗菌作用。 (2)药动学特点:内服给药吸收差,肌注后吸收迅速。 (3)应用:主要用于家禽的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感染,疗效非常显著,被美国FDA推荐为治疗大肠杆菌病的首选药物,对支原体病也有效。 (4)用法与用量:安普霉素可采用饮水、注射和混饲的方法预防和治疗禽的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杆菌病。家禽饮水给药,每升水加入本品250~500毫克(25万~50万效价单位),连用5天,预防雏鸡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杆菌病,上市前7天停止给药;由于经饮水给药的生物利用度仅为11.0%,因此对雏鸡急性大肠杆菌病的保护率有限;饮水给药方法更适用于控制肠道感染或自然感染,而对全身性急性感染应以注射治疗为佳;安普霉素可按10毫克/只肌肉注射,给药5天,每天1次,可完全保护大肠菌和鼠伤寒沙门氏杆菌感染鸡;肉鸡按每1 000千克饲料5克(500万单位)浓度添加到饲料中,在0~6周龄全期使用,可促进肉鸡生长,提高增重,尤其以生长前期(0~21日龄)作用效果明显;目前市场销售的主要制剂有硫酸安普霉素注射液(20%)、硫酸安普霉素可溶性粉(40%、50%)、硫酸安普霉素预混剂(3%、16.5%)。 【通用名】硫酸安普霉素 【汉语拼音】Liusuananpu Meisu 【主要成分】硫酸安普霉素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特点】本品采用新一代氨基苷类,以安普霉素为原料辅以特殊的增效剂克服安普霉素用量大的缺点,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是目前治疗大肠杆菌最理想的药物之一。 【药理作用】本品对多种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及葡萄球菌和支原体均有较强的杀菌活性。系与敏杆菌核糖体30s亚基结合而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 【作用于用途】治疗禽和猪的大肠杆菌和其他敏感菌所致的疾病。 1. 对鸡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支原体有特效。 2. 可治疗犊牛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引起的腹泻。 【用法用量】猪混饲每500公斤饲料 猪100克连用7天。 鸡混饮每200公斤水 鸡100克连用5天。 【规格】100g:40g 【不良反应】按标准使用无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与青霉素类或头孢类联合有协同作用,不宜与氨基甙类合用(增强毒性)
回答者:网友
其他回答
硫酸安普霉素 [性 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主要成份]硫酸安普霉素、硫酸粘杆霉素、粘腊修复剂。 [药理作用]硫酸安普霉素主要作用于细菌的核糖体,抑制蛋白质的正常合成,粘杆菌素使纸菌细胞膜通透性增强,导致细菌内钾离子。腺嘌呤,核苷酸等重要物质外漏引起死亡,二者结合有协同杀菌作用,且使细菌不易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适 应症]主治:禽大肠杆菌、巴氏杆菌、沙门杆菌、痢疾杆菌等引起的坏死性肠炎,心胞炎、肝周炎、气囊炎、腹膜炎、精神沉郁、缩头闭眼、拉黄、白色恶臭稀便等症。同时猪炎拉稀、水肿、肺疫、喘气病、丹毒等有很好的疗效。 [用法用量]混饮:禽本品100g兑水500kg,最好将全天用药集中一次饮用, 4小时左右饮完,连用3—5天,预防量减半。 混饲:猪本品100g拌料500kg,连用3—5天,预防量减半。 [注意事项]1、本品遇铁锈能失效,饮水时要避免与铁物质混合,亦不应与微量元素相混合; 2、饮水给药必须当天配制。 [停 药 期]禽7天,畜10天。 [含量规格]本品100g含硫酸安普霉素55g,硫酸粘杆霉素15g,粘膜修复剂。 [包装规格]100g/袋X10袋/桶
回答者: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