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真菌血清学检测

网友 1

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第一:检测血清或肺泡灌洗液中的1,3-β-D葡聚糖,也称G试验或鲎试验,目前已有商品试剂盒。1,3-β-D葡聚糖是多种不同种类真菌细胞壁的共有成分,此物质可特异性激活鲎的协同凝集酶G因子,发生凝固蛋白原转变的级联反应从而引起吸光度变化,检测该成分可用于对系统性真菌病的筛选,可区别真菌感染和定植,阳性结果较真菌感染的临床和影像征象出现早2-10天,有助于早期诊断,且与症状消长呈正比。缺点是不能区分真菌种属,不能检测结合菌和隐球菌,且存在较多干扰因素:如输注某些静脉制剂(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应用纤维素膜进行血液透析;应用某些药物,如抗肿瘤药物,磺胺类药物以及链球菌败血症患者,可出现假阳性。因此在我国《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指南中指出至少连续2次G试验呈阳性,同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才具诊断意义。
  
  第二:半乳甘露聚糖是存在于曲霉和青霉细胞壁的一种多糖,随着霉菌生长会释放到外界,检测血清或肺泡灌洗液中的曲霉半乳甘露聚糖,也称GM试验,灵敏度高(1ng/ul),目前有商品试剂盒,检测方法是微孔板双抗体夹心法(double-sandwich)。GM试验的优点是可以区别真菌感染和定植,阳性结果早于临床症状和影像学异常,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G试验,可判断疗效和预后,特别是在粒细胞减少、血液病、骨髓移植后免疫抑制的患者中诊断意义较大;缺点是不能区分曲霉菌种,存在一些干扰因素,如新生儿和幼儿患者、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和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等,均可造成假阳性,因此需多次检测且连续2次阳性才具诊断意义。
  
第三:新型隐球菌循环荚膜抗原测定已成为诊断新型隐球菌病,尤其是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重要手段,对于隐球菌病而言,脑脊液和血液是最有价值的标本,但在两种标本中测定的抗原滴度可不平行。乳胶凝集试验10分钟内即可出结果,特异性90%以上,远高于脑脊液墨汁染色镜检(50%)和真菌培养(70%)的阳性率。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检测脑脊液标本时可能会因为抗原量过高而出现假阴性,此时应作1:50或1:100的稀释。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