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菌体侵染细菌。。。。。。。求助

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都没有____元素,由此说明___________;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都含有_______元素,这是因为------- 答案: 32S 亲代噬菌体含32S的蛋白质外壳不能侵染细菌;35S 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都是利用细菌细胞内的含35S的氨基酸合成的。 ]]] 以上是我复制的别人的问答,但我觉得答案上的应该是第一问为S35 第二问才是S32 因为细菌中没有S35所以自带中也不应该有S35才对啊?????他是不是写反拉 还有人说理论上用P35进然后理论上上层没有放射性,因为可能有没能侵染的或是有释放出来的噬菌体到这有一定的放射性,我认为某些蛋白质中也有P ,所以理论也不应该为零 求各位为帮我解释一下这些问题 我先谢谢啦
网友 1

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都没有_S-35_元素,由此说明____噬菌体的绝大多数蛋白质部分没有进入细菌细胞____ (注:一些极其个别的酶,如RNA噬菌体的逆转录酶还是会进去滴...) "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都含有_______元素,这是因为____" 第二问你抄错了吧?一般都是这样问的: 子代噬菌体的核酸分子都含有___P-32____元素,这是因为____噬菌体的核酸进入了细菌体内___ 蛋白质确实有的有磷酸化现象。而且很普遍。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作用广泛存在于细胞信号传导中信息传递/级联放大中。 但是蛋白质的磷酸含量是很低的,即使磷酸化之后的蛋白质分子,数万个原子中最多有一两个磷。放射显影照相的灵敏度相对于这种数飞克的量,灵敏度远远不够。应用放射自显影成像的Western Blotting,那是用一抗二抗进行两次级联放大,放大了几百万倍。就算这样,现在的Western也都开始用荧光染料做了,渐渐淘汰了放射显影,因为荧光染料能利用荧光酶催化底物的作用进行一次额外的级联放大。 而像教科书中所说的放射性自显影直接拍胶片的方法还是几十年前的技术,灵敏度很低,50ng以下的放射性同位素根本显不出来,所以对于比这低了一千倍以上的普通蛋白质中的磷同位素拍片是拍不到的。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