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谁帮我设计一个生物实验,谢谢

第一个:温度与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帮忙写实验过程,步骤什么的,具体点,小弟不胜感谢 第二个:写出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点,内容简明最好 谢谢谢谢,明天急需(星期天)
网友 5

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实验同。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都会放出能量,都需要经过糖酵解阶段,一分子葡萄糖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放出少量能量,在细胞质的基质中进行。都需要酶参与 有氧呼吸之后要在线粒体中进行,无氧呼吸始终在细胞质的基质中进行 所需呼吸酶不同 有氧呼吸主要在线粒体内,而无氧呼吸主要在细胞基质内. 有氧呼吸需要分子氧参加,而无氧呼吸不需要分子氧参加 有氧呼吸分解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分解产物是:(酒精、二氧化碳)或者(乳酸) 有氧呼吸释放能量较多,无氧呼吸释放能量较少 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无氧呼吸未彻底分解。

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取四个试管,在三个试管里分别滴加几滴新鲜唾液,一个放在常温下(不加唾液的),第二个放在0度的地方,第三个放在37度的地方,第四个放在37度的酸性或碱性环境。一段时间后分别家入淀粉糊。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别家入碘液。比较颜色。 不同:有氧呼吸没有乳酸生成,有氧呼吸是长时间的。 同:都消耗有机物。

回答

其他回答
粪土
回答者:网友
其他回答
第二个,相同:都消耗葡萄糖、植物都产生二氧化碳、都放出能量 不同:生成物不同、放出能量大小不同、条件不同 第一个,课本上不是有个比较酶和化学催化剂效率的实验么,是酶跟什么化铁反应放出氧气。你可以改成 在不同PH下让酶与那个什么化铁反应,比较放出的氧气速率。 这是我的答案
回答者:网友
其他回答
[实验一]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二,实验材料选用: 2,脂肪的鉴定 富含脂肪(植物油)的种子 如花生,核桃,蓖麻等的种子 花生干种子,在实验前需要浸泡3-4h.浸泡时间过长,则组织太软,影响切片效果.目前新鲜的花生较多,可不浸泡或浸泡少许时间. [实验一]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二,实验材料选用: 3,蛋白质的鉴定 (1)植物组织样液:黄豆种子(浸泡1-2天)或用豆浆 (2)_ 动物组织样液:鸡蛋清 蛋清:水=1:10 稀释,搅拌均匀后, 用6-7层纱布过滤. [实验一]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三,试剂 : 1,斐林试剂 A液 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 B液 质量浓度为0.05g/ mL的CuSO4溶液 2,双缩脲试剂 A液 质量浓度0.1g/mL的NaOH溶液 B液 质量浓度0.01g/mL的CuSO4溶液 3,苏丹III 0.1g苏丹III干粉,溶于100mL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中,待全部溶解后再使用. [实验一]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四, 注意事项: 1,合理安排 ,注意安全 2,苹果组织液必须临时制备,保存时间不能过长 3,双缩脲试剂B(CuSO4)不能多加 [实验一]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实验一]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四,讨论与探究: 1,你能否用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方法,对青菜叶,韭菜叶和甘蔗茎做相应的鉴定 2,你有没有简便,直观的方法证明花生种子中含有脂肪组织 3,如果要想更进一步验证面团,鲜牛奶,奶粉中的有机成分,你会怎样改进本实验 [实验二] 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一,实验原理: 高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叶绿体一般是绿色的,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状态,叶绿体在细胞中的运动是细胞质流动的重要标志 [实验二] 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深入原理 1,叶绿体主要在叶子和幼茎的皮层. 2,光照强度会影响叶绿体在细胞内的排列方向和分布位置.(适应性) 在弱光下,叶绿体椭球形的正面面向光照,而在强光下,叶绿体的椭球形的侧面朝向光照. 3,不同种类的植物,叶绿体的形态,大小及每个细胞中数量的多少有很大差别 .(多样性) [实验二] 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二,实验材料选用: 藓类的叶, 君子兰叶, 黑藻叶, 菠菜叶, 水绵, 天门冬的叶状枝 [实验二] 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理想材料:黑藻 取材部位:幼嫩的小叶 _水鳖科分属检索表 1.植株各式,沉浸水中,根生泥中. 2.有显著伸长之茎,茎长50-200厘米,叶在茎上轮生,对生或互生. 3.叶条形,无柄,4—8枚轮生,叶有中脉,节密,花极小,单性,异株… 一,黑藻属 Hydrilla Rich (只1种) 黑藻 沉水草本.茎分枝,长达2米.叶4—8轮生,质薄,条形或条状矩圆形,长8—20毫米,宽1—2毫米,具1脉.边缘有细刺状锯齿,稀全缘,无柄 . 生态习性和地理分布: 常见于水田,池塘或溪流等淡水中,有时甚茂密,成为优势种;匐枝的顶芽肥大,越冬繁道,断体也能繁殖.在我国广布各地. [实验二] 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深入原理 1,促进细胞内物质转运,促进细胞器之间的联系 2,细胞质流动是一种消耗能量的生命现象 3,细胞质的流动会受到一定的外界条件的影响 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三,注意事项 1,黑藻事先应放在光照充足,水温较高条件下培养3-4小时. 2,选取幼嫩小叶. 3,选择靠近叶脉或接近叶片基部部位观察. 4,临时装片内的材料应始终保持有水状态 . 廻旋式 环流式 [实验四] 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一,实验原理 1,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Fe3+是一种无机催化剂,它们都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 2,分别用一定数量的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可以比较两者的催化效率. 3,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其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的效率要高出107-1013倍,体现其高效性. 4,经计算,用质量分数为3.5%的氯化铁溶液和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做实验,每滴氯化铁溶液中的Fe3+数,大约是每滴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25万倍. [实验四] 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二,实验材料选用 制备质量分数为20%肝脏研磨液 : 新鲜的猪肝 20g + 水100mL,研磨 改进: 将称量好的新鲜肝脏碎块和水放入薄厚,大小适宜的塑料袋中,一手捏住封口,另一手的挤压(手研)被包裹的肝脏碎块,直至研磨成匀浆后,用大头针在塑料膜上扎上许多小孔,将匀浆从小孔挤出来,即可用于实验.(也可以将滤液再过滤一次) [实验四] 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三,注意事项 1,猪肝或其它动物肝脏一定要新鲜 2,为增加对照效果,可适当降低氯化铁溶液浓度 3,最好使用20×200mm的大试管 4,可再增加一组对照: 把肝脏研磨液煮沸后进行对照实验 [实验四] 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四,讨论与探究 实验题目:比较稀H2SO4和淀粉酶对淀粉水解的催化效率 实验原理:稀H2SO4和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均起催化作用,淀粉遇碘变蓝,可检测淀粉的存在.斐林试剂可检验还原糖 [实验五]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 一,实验原理 1,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糖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糖 2,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蔗糖水解 3,斐林试剂能鉴定溶液中有无还原糖. [实验五]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 深入原理 1,淀粉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多聚体组成,它们都是由葡萄糖缩合而成.直链淀粉包含葡萄糖单体由α-l,4糖苷键相连成链,在支链淀粉中,由α-l,4糖苷键连接的葡萄糖链又彼此以α-l,6糖苷键互相连接在一起而形成一个分支的结构.直链淀粉是淀粉与碘反应生成深蓝色的成分,而支链淀粉则生成紫红色. [实验五]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 深入原理 -l,4糖苷键可以被 及 两种淀粉酶的水解作用所分裂. -淀粉酶可以从链的末端连续地切除麦芽糖单位,顺序地释放出麦芽糖. -淀粉酶不能破坏1,6相接的糖苷键.这种水解作用的方式,可以把直链淀粉完全降解到麦芽糖单位,但对支链淀粉则只能降解到l,6支链的分支点.在 —淀粉酶水解作用以后,残留下来的不能降解的支链淀粉核心,被称之为 -极限糊精. [实验五]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 深入原理 一般 —淀粉酶从长链淀粉中部的某一点上切除6-10个葡萄糖单位片段,加上去的点是任意的.因此它首先将长链降解为由短链构成的低聚糖和糊精. -淀粉酶的第二个作用是进一步把糊精降解为麦芽糖. 淀粉酶也可以一次水解一个单位,因此也会出现葡萄糖,水解时间越长,葡萄糖含量越高. [实验五]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 深入原理 在 -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被逐渐水解: 淀粉 糊精 红色糊精 无色糊精 麦芽糖,葡萄糖 蓝紫色 蓝紫色 红色 碘色 碘色 [实验五]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 深入原理 2,在正常条件下,萌发的种子胚内产生赤霉素,它刺激了糊粉层产生 —淀粉酶,促使淀粉水解,供胚的生长发育所需.在这种系统里,经过赤霉素处理以后,糊粉层细胞的RNA和蛋白质合成的速度增加了一倍,而合成的蛋白质差不多有一半是 —淀粉酶. [实验五]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 深入原理 3,蔗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缩合形成的,形成 -1,2糖苷键,因而 -淀粉酶不能催化这种键水解.它没有还原性基团,无还原性. 蔗糖 麦芽糖 [实验五]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
回答者:网友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