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在过去的20年里,围绕DNA甲基化修饰、组蛋白翻译后修饰过程中催化剂展开的抑制剂筛查的医药生物技术研发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目前,已经得到了一大批有望用于肿瘤和癌症表观遗传治疗的修饰酶抑制剂。与此同时,基于小分子非编码RNA表观遗传作用机制的RNA干扰技术也日臻完善,并已被用于对未知基因功能的探查的基础研究和对诸多癌症的干预和治疗实践。 大量的证据表明,癌症发生过程中伴随着表观遗传修饰紊乱,导致癌细胞内许多癌基因的高表达和抑癌基因的沉寂。利用所筛选出的DNA甲基化酶抑制剂和组蛋白去乙酰基酶抑制剂已经表明可以有效地恢复某些肿瘤细胞内的“肿瘤抑制基因”表达的抑制和“癌基因”的高表达。当前,常规的抗肿瘤药物都无一例外地表现出高度低效问题,而使用表观遗传药物或同时辅助常规抗肿瘤药物则可以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常规药物的疗效。现在,利用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和组蛋白去乙酰基酶抑制剂已经在包括乳腺癌、肺癌、宫颈癌、直肠癌及白血病等癌症治疗和干预实践中取得了成效。
相较于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缺陷而言,基因的表观遗传修饰紊乱有关的疾病具有可逆的特点,因此,有望利用表观遗传药物对包括癌症等疾病在内的疾病细胞实现“逆转”,使它们重新恢复为机能正常的细胞或被特异性地去除。近几年的研究也表明,在长期困扰医药界的阿兹海默症、帕金森、弗里德里希共济失调综合征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过程中也伴随着表观遗传修饰紊乱问题。因此,有望利用能够透过“血脑屏障”的表观遗传修饰酶小分子抑制剂药物实现对这些长期困扰医药界的重大疾病实现有效的干预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