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病害是什么?

网友 1

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tree diseases)

(李传道)

由环境中各种不利因素引起林木生理机能、解剖结构和外部形态发生一系列不正常的改变,使它的生长、发育或生存受到影响,并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过程。它同风折、雪压或360问答昆虫咬食等损伤有区别。引起林木病害的原因有生罗委物的(侵染性的)和非生物的(非侵染性的)因素,总称为病原。非侵染性病原包括不适宜的土壤或气象条件和环境污染,它们引起的病害称非侵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侵染故方怀白文布商社性病原包括真菌、细菌、万过训病毒、类菌质体、线虫和寄生性种啊随黄爱斗件代组子植物,常称为病原物,它们引起的病害称侵染性病害或寄生性病害。受病原物侵害的植物称寄主。病原物在寄主体表或体内生长、发育和繁殖,不但自寄当王板权表宣前球英山主体中吸取营养,且其代谢产物常对寄主产生刺激或毒害。寄主受病原物侵染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抗病或感病反应,并在生理上、解剖上和急怕以频短根病这检孔饭形态上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然后表现出具特征性的症状。

病植物上新形成的病原体,在适宜的条件下通过风、雨、昆虫或其他动物和人类的活动而扩散或传播,在健康的植物组织上进行再次侵染,使病害不断蔓延,甚至达到流行的程度。生长季节过后,病原物大多潜伏在病植物体中或死亡组织中越冬,也有在土壤中或其他场所越冬的,到次年生长季节再开始活动,如此周而复始,长年不断。林木病害的发生和发展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当环境条件对病原物的生长、繁殖、传播和侵染有利而对寄主的生长和生活不利时,病害就容易发容训生,进程快,蔓延广,为害重;相反则病害不容易发生或发展很慢,寄主受害困流温读错钢烟耐也轻。

林木病害的种类

按其发生的部位分以下几类:①林木叶果病害:有畸形病、白粉病、煤污病、锈病、叶斑病等。侵染性的和非侵染性的病原都能使叶和果发病。林木的叶果病害极为普遍。大多数侵染性叶果病害在林间传播迅速,分布普遍,一般对林木生长不造成重大影响。但对针叶树种、以采收叶果为主要目的的特用经济树种以及各种苗木和幼树,有些叶果病害也会造成较大的甚至毁灭性的损失。②林木枝干病害:有溃疡病、瘿瘤病、丛枝病、枯萎病、流脂或流胶病等。各类病原物都可头球视田以为害树木枝干。低温引起的树干冻裂,干旱引起的枝枯等非侵染性病害在某些地区也属常见。林木的枝干病害中,除某些溃疡病和枯萎病严重发病时能在一个生长季内使幼行穿第花因苦功距衣树死亡外,其他病害都是多年生的,病树可以存活多际王画激能得剂必乙表年,成为林间主要的侵染来源。由于病害随时间而逐渐加重,少翻以及病株的逐年积累,可能使林分达到毁灭的程度。③林木根部病任汽没价直那顶害:有根腐病、根瘤病等。真菌、细菌和线虫是较常见的病原。非侵染性病原如土壤排水不良,也能引起某些树种发生根腐。侵染性根病的病原物大多在土壤中生活或生存,有的长期直接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有的则栖息于土壤中尚未完全分解的病鲁神世元植物残体中,一旦遇到适当的寄主就能寄生为害。因此这类病害常称为土传病害。根部病害通常由病原物本身的生长或活动而扩展,或借病根与健根接触而传染,所以它们的蔓延不快。但林木一经感染就很难清除,且病红落风配害在地下隐蔽发展,初期难以察觉村室握诗,当林木表现症状后,再行治理就较困难了。④木材变色和腐朽: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可发生在立木上,也可发生在原木、枕木、矿柱和建筑用材等上。一般说来,立木心材腐朽对林木的生长无显著影响,但降低经济材出材率和出材等级。如果腐朽发生在边材部分,也可能同时杀死形成层和韧皮部,造成林木死亡。原木木材变色最常见的是蓝变或称青变。木材受真菌的污染,虽不降低木材力学强度,但影响木材外观,如作为造纸材则影响纸浆品质。原木木材腐朽破坏细胞壁使木材结构完全解体,造成重大损失。

林木病害的发生和防治

林木生长期长,在它们的苗期、幼龄期和成熟期,除本身发育处于不同阶段而使它们的生理和组织结构具有各个阶段的特点外,它们所形成的环境也有很大差异。因此,林木各个时期的病害种类也各有不同。在森林苗圃中,土传病害如立枯病、茎腐病、白绢病、线虫根结病和细菌性根癌病等最为常见。它们的寄主范围广,为害严重,常使实生苗致死。某些叶部病害如松叶枯病、松针褐斑病、柳杉赤枯病、杨树黑斑病、泡桐炭疽病等,也是实生苗的毁灭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则有旱害、冻害、日灼和缺素症等。苗圃中病害的管理应注意选择圃地;加强苗木抚育管理,及时间苗,不使生长过密;必要时进行适当的轮作;用杀菌剂对苗床土壤消毒以保护幼苗。人工幼林中以枝干病害为主,如红松疱锈病、落叶松枯梢病、杨树溃疡病、泡桐丛枝病、油桐枯萎病和木麻黄青枯病等是中国人工幼林中的重要病害;少数叶部病害也会造成重大损失,如落叶松早期落叶病、湿地松和火炬松针叶褐斑病、毛白杨锈病等。树干日灼溃疡、冻裂、土壤瘠薄引起的整株黄化,新造林地上的冻拔害,工矿区的烟害也多有发生。人工林中的病害管理应注意坚持适地适树原则,选用优质健康苗造林,加强幼林抚育,及时清除病树病枝,培育或选择抗病树种或家系。在成过熟林中,立木腐朽最为普遍,常造成经济材的重大损失,其他病害的影响较小。立木腐朽菌一般自伤口侵入,腐朽率随林木龄级的上升而增长。所以预防立木腐朽应适当缩短轮伐期;防止森林火灾、风折、雪压等自然灾害,以免造成树干伤口;经常清除倒木及病腐木以减少病菌侵染来源;重病林分应及时采伐利用。

参考书目

北京林学院主编:《林木病理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

J.S.Boyce,Forest Pathology,3rd Ed.,MeGraw-Hill Book Company,New York,1961.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