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病毒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一、人巨细胞病毒核酸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PCR荧光探针法):不同人群感染HCMV的临床表现:①孕妇:孕妇感染后多数无症状,仅约10%会出现发热、乏力、头痛等单核细胞增多样表现。②胎儿:HCMV的母婴转播对胎儿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可致流产、死胎、胎儿生长迟缓。而引起母婴转播的孕妇本人几乎不表现出明显症状。③婴幼儿:宫内感染出生时仅10%表现出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黄疸、肝脾肿大、血小板减少、紫癜,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等。无症状的新生儿5-15%会在1年至数年内出现后遗症,其中以单侧或双侧进行性神经性耳聋最为常见。④器官移植者:HCMV感染是继器官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之后最重要的导致器官移植失败的原因。⑤妇女:HCMV和高危型HPV感染混合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重要因素。二、HCMV感染的危害及临床症状胎儿 HCMV的母婴传播对胎儿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可导致流产、胎儿宫内生长迟缓、死胎、生后夭折等。而引起母婴传播的孕妇本人几乎不表现出明显症状。婴幼儿 我国住院婴儿的HCMV感染率为50%。HCMV宫内感染率在我国为活产儿比率的0.9%-3.5%,在欧美国家为0.2%-2.2%。宫内感染胎儿出生时仅10%表现出临床症状或体征,包括低体重、黄疸、肝脾肿大、瘀斑或紫癜、血小板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视网膜脉络膜炎、脑内钙化、小头畸形等。感染儿中约20%在出生后第1年内死亡,幸存者中90%以上有感觉神经性耳聋、智力低下和其他神经系统异常的后遗症。无症状的新生儿5-15%会在生后1年至数年内出现后遗症,其中以单侧或双侧进行性神经耳聋最为常见。三、HCMV-DNA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1、胎儿HCMV感染的诊断羊水中HCMV病毒载量与胎儿预后相关,含量高的胎儿出生后症状明显。Guerra等研究发现,原发感染孕妇的羊水中病毒含量大于等于1.00E+3GE ml可预测胎儿感染;当病毒含量1.00E+5GE ml时,预示胎儿出现症状性感染。Gouarin等用PCR技术检测羊水中病毒量,结果显示,出生后有症状的婴儿羊水中病毒量显著高于无症状感染的婴儿。2、新生儿的HCMV感染早期诊断出生后婴儿体内HCMV病毒载量与临床症状及病情预后相关。出生时有症状的婴儿血中病毒量要高于无症状的婴儿,而且清除其体内病毒所用时间也比无症状的婴儿长。陈奋华等对32例诊断为HCMV感染的病儿做PCR检测阳性率66.67%,高于ELISA法(33.33%),他们还发现在HCMV感染患儿出现症状的人次其病毒载量的均数明显高于无症状者。以PCR值大于等于1.00E+3copies/ml作为临界值预测活动性HCMV感染的出现,检验135人次,结果显示:判对率为91.85%,错判率为0.08%。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7.6%。25例HCMV肝炎患者中,HCMV-DNA拷贝数大于1.00E+7copies/ml者4例,有3例症状重、病程长并分别有智力底下、小头畸形和听力异常等后遗症。四、取材及注意事项:巨细胞病毒存在于血液、尿液、唾液、乳汁、精液、脑脊液、宫颈分泌物等体液中,因此以上均可作为PCR的检测标本。在研究中发现,HCMV易侵袭肾小管上皮细胞,因此临床上用尿标本检测阳性率较高,而且取材方便。由于巨细胞病毒的间歇性排毒性质,处于不排毒状态是检测的标本会产生假阴性,需反复、连续、多次检查HCMV-DNA,以提高检出率。目前我临床检验中心已开展此检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