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统生化处理段采用缺氧/好氧(A/O)工艺,A/O工艺通常是在常规的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前,增加一段缺氧生物处理过程。在好氧段,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污水中的BOD5,同时进行硝化反应,有机氮和氨氮在好氧段转化为硝化氮并回流到缺氧段,其中的反硝化细菌利用氧化态氮和污水中的有机碳进行反硝化反应,使化合态氮变成分子态氮,同时获得同时去碳和脱氮的效果。这里着重介绍生物脱氮原理。
1) 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
传统的生物脱氮机理认为:脱氮过程一般包括氨化、硝化和反硝化三个过程。
①氨化(Ammonification):废水中的含氮有机物,在生物处理过程中被好氧或厌氧异养型微生物氧化分解为氨氮的过程;
②硝化(Nitrification):废水中的氨氮在硝化菌(好氧自养型微生物)的作用下被转化为NO2和NO3的过程;
③反硝化(Denitrification):废水中的NO2和NO3在缺氧条件下以及反硝化菌(兼性异养型细菌)的作用下被还原为N2的过程。
其中硝化反应分为两步进行:亚硝化和硝化。硝化反应过程方程式如下所示:
①亚硝化反应:NH4++1.5O2→NO2-+H2O+2H+
②硝化反应:NO2-+0.5O2→NO3-
③总的硝化反应:NH4++2O2→NO3-+H2O+2H+
反硝化反应过程分三步进行,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以甲醇为电子供体为例):
第一步:3NO3-+CH3OH→3NO2-+2H2O+CO2
第二步:2H++2NO2-+CH3OH→N2+3H2O+CO2
第三步:6H++6NO3-+5CH3OH→3N2+13H2O+5CO2 2)
本系统脱氮原理
针对本系统生化工艺段而言,除了上述脱氮原理外,还糅合了短程硝化-反硝化,即氨氮在O池中未被完全硝化生成NO3-,而是生成了大量的NO2--N,但在A池NO2-同样被作为受氢体而进行脱氮(上述第二步可知);再者在A池NO2-同样也可和NH4+进行脱氮,即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
其表示为:NH4++NO2-→N2+2H2O。
因此针对本系统而言,A/O工艺如在进水水质以及系统控制参数稳定的条件下也可达到理想的出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