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半料用多菌灵多少正好

网友 1

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1)配方 必须选用无霉变的干或鲜玉米秸,剔除雨淋变质的部分,铡成5厘米左右的小段。配方为:玉米秸(折干)90千克;麦麸(或玉米面、细糠)10千克;生石灰4—6千克;过磷酸钙2千克;尿素0.7—1千克;草木灰3~5千克,多菌灵0.2千克;土50千克,喷甲醛500毫升,堆闷12小时杀菌。 (2)发酵 除多菌灵及土外,将其它原料混匀,按每100千克干料加水150—200千克拌匀,堆积成宽1—1.5米,高1米,长不限的堆,堆料宜松不宜实。堆上每50厘米向内扎一个直径4—5厘米的孔直至料中心以便透气,用洁净的塑料薄膜盖好让其自然发酵。当料中心温度达到60℃以上时,保持12—24小时,翻料。翻拌均匀后照原样堆好继续发酵。再次达到60℃以上时,保持12—24小时。当玉米秸软化呈淡褐色,上面布满白色放线菌时,闻之有淡淡的菌香味,料堆体积显著缩小,即为发酵成功。这时,再次将料拌匀,同时喷洒多菌灵溶液。高温季节,同时要喷洒适量敌敌畏防虫。 (3)拌土 将处理好的土撒开晾一下,让甲醛气味挥发掉。按每100千克玉米秸加土50千克拌匀。 (4)料框 用木板做成长1米,宽0.6米,高0.5米的外框一只。外框最好做成能灵活开启的活动框。另做一只长0.6米,宽0.2米高0.5米的木框(内框)。 2.压块播种 选洁净适宜的场所消毒。地下铺干净薄膜,放好内外两层框。先撒一层菌种(靠边多撒些),把拌好的料均匀地放进框内压实,厚度约10厘米时撒一层菌种(靠内外框处多撒些),再放料压实撒菌种,这样依次装满木框。最上面适量多撒些菌种,盖少量料,压实。先取下内框,然后取下外框,成为一个草箱。用塑料薄膜盖好,每块约用干料17.5—20千克,用菌种4千克左右。 3.发菌管理 (1)发菌棚保持干燥通风,每天揭膜通风一次,每次3—5分钟,并抖掉塑料膜上水珠。 (2)发菌期间控制培养料温度,一般控制在 20~30℃,最好在25℃左右。 (3)发菌棚应定期消毒,可撒石灰或喷洒甲醛、2%来苏,或500倍多菌灵水溶液。同时预防虫害、鼠害。 (4)避免阳光直射菌块,培养20天左右,白色菌丝布满料块后,就到了出菇阶段。 4.出菇管理 (1)菇棚内用较肥沃的沙壤土做成宽0.6米,高5~10厘米,行距80厘米的土埂。将两个菌块上下对齐成一块,摆放到土埂上,块距50~50厘米,也可以靠在一起摆放。 (2)将菌块中间的洞用甲醛处理过的湿沙壤土填满,用1%尿素水浇透。 (3)往墙壁、空中喷水,往地面洒水,保持空气湿度85~95%。 (4)增加光照,加强通风,保持有充足的氧气。 (5)现蕾后管理同常规管理。 近年以来在几处乡镇推广此生产技术,均表现为发菌快(10~20天即长满菌丝),产量高(生物学效率达100%),易管理,成本低。高产原因在于下述几个方面:(1)由于其发菌阶段培养料接触空气面积较大,氧气充足,发菌迅速,菌龄短,菌丝一直处于旺盛生长的状态,为子实体生长积累了充足的养份。 (2)菌块中间填土并灌水后,土壤里的水份和养份能源源不断地供应给菌丝,提高了对基质的转化率。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