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1.绿色单斜晶体,在水中溶解度极小,能溶于稀酸和氨水。性质描述: 碱式硫酸铜(1344-73-6)的理化性质:原药为浅蓝色粘稠流动悬浊液,悬浮率大于90%,pH6~8,冷热贮稳定性合格,在常温条件下贮存3年稳定,粒度细,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形成相对稳定的悬浊液。不含任何有害杂质,不易产生药害,耐雨水冲刷,在植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无抗药性,可与一般农药混用,如1605、氧化乐果、久效磷、马拉硫磷、辛硫磷和菊酯类农药等。 硫酸铜(CuSO4),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俗名胆矾、石胆、胆子矾、蓝矾。其水溶液呈弱酸性,显蓝色。硫酸铜是制备其他含铜化合物的重要原料。同石灰乳混合可得波尔多液,用作杀菌剂。同时,硫酸铜也是电解精炼铜时的电解液。硫酸铜常见的形态为结晶体,一水合硫酸四水合铜([Cu(H2O)4]SO4·H2O,五水合硫酸铜),为蓝色固体(晶体)。其水溶液因水合铜离子的缘故而呈现出蓝色,故在实验室里无水硫酸铜常被用于检验水的存在。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硫酸铜常用于炼制精铜,与熟石灰混合可制农药波尔多液。硫酸铜属于重金属盐,有毒,成人致死剂量0.9g/kg。若误食,应立即大量食用牛奶、鸡蛋清等富含蛋白质食品,或者使用EDTA钙钠盐解毒。硫酸铜属中药中的涌吐药。性寒;味酸、辛;因其有毒,误服、超量均可引起中毒。胆矾产于铜矿床的氧化带,也经常出现在矿井的巷道内壁和支柱上,这是由矿井中的水结晶而成的。胆矾的晶体成板状或短柱状,这些晶体集合在一起则呈粒状、块状、纤维状、钟乳状、皮壳状等。我国主产地有云南、山西、江西、广东、陕西、甘肃、湖北等地亦有矿产。 分辨方法,加入水,用ph试纸检测ph值,碱性则是碱性硫酸铜,不变色则是硫酸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