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解析:氯沙坦等直接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其受体的结合,并且AT1受体阻断药不仅对ACE途径产生的AngⅡ,而且对非ACE途径如糜酶(chymase)产生的AngⅡ也有拮抗作用;并且能拮抗AngⅡ的促生长作用,故能预防及逆转心血管的重构。其抗心力衰竭的作用与ACE抑制药相似,但AT1受体阻断药克服了ACE抑制药的一些不足,由于不增加缓激肽水平,减轻咳嗽、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
2)、能选择性阻断β受体的药物是
B
解析:常用的抗高血压药,包括:
(1)利尿降压药如氢氯噻嗪、呋塞米、吲达帕胺等。
(2)影响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的降压药:
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②AT1受体阻断药,如氯沙坦、缬沙坦等;
③肾素抑制药,如雷米克林等。
(3)β受体阻断药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
(4)钙通道阻滞药,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