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吃什么中药可治愈?
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中医是辨证施治的,糖尿病是西医的名称,想通过中医治疗病症应和中医师见面通过“望闻问切”断症施治。很多的中医是不会上网的。
回答
其他回答
发病开始:马齿苋100克/天 水煎服,喝鲜萝卜轧出的汁,艾条灸关元穴,每天两次,早晚各半个小时,尽量多运动,少闲着,多吃黄瓜、西红柿,蔬菜,不再吃含糖的水果,还吃了些猪胰子。3个多星期血糖从10.07降到6.7,没有服用任何西药。 血糖正常以后: 仙鹤草、黄芪各30克,水煎服,一日一剂,效果比较好,还有尽量多吃些南瓜和山药。 现在控制的还是比较好的,血糖从当初的10.07降到近期的6.0,前段时间测是6.0-6.5波动,波动是因为饮食上有些不注意。 另外视力也有改善,体重也没增加,也没减少,体力也比原来强了,也不感到疲乏,恢复的非常好。 老妈现在还在服用仙鹤草、黄芪。 据报道,胡适曾患有晚期的糖尿病,就被北京一个有名的中医大夫治愈了,当时还引起很大轰动。这个大夫治疗的方法,主要是以黄芪为主的中药配方。 枸杞子、枸杞茶、枸杞根皮(地骨皮)对降血糖效果都很好,据报道,有治好的。我们准备试试。 尤其服用枸杞子,能够极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口渴和饥饿感,体力能够得到恢复,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 据报道,有用地骨皮煎水服,治好的病例,治疗16例,全部治愈,一年以后,随访8例,都没有复发。 足三里、气海、水分、中脘、阳池、三阴交、肾俞穴、脾俞穴、胃俞穴、神门穴、内关穴、人中穴、承浆穴、地机穴、京门穴。 根据情况,按摩这些穴位,对治疗糖尿病治疗会很有帮助的。 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都治不好,只是还没发掘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即使有些疗效很好的方法,也不被人们所认可,以致不能被广泛的推广。 另外有些方法,对治疗糖尿病,近期疗效比较好,远期疗效还在观察,还很难确定。 任何科学系统,都有它自己的适用范围。中医也是一样。。 虽然很早古人就有这方便的治疗经验,但是,彻底治好,还不能做到 但是,也不用太过担心,糖尿病,主要控制好血糖,防止并发症,就没什么了。我父亲也是糖尿病,主要平时饮食注意,生活习惯略微改变一下,就OK了 我是医生,但是对糖尿病的知识,很多是通过我父亲,才有最深刻的体会 首先,当然是要控制血糖,这里有很多药可以做到,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按照鸡尾酒方法,不要一种药吃几年。。不同的药,都多换换。。 第2,就是饮食,糖尿病,有很多食物是不能吃的。比如含糖高的水果 第3,中医理论认为消渴(糖尿病的中医名),是阴虚引起。所以呢,烟,酒,等上火的东西,不要碰 第4,糖尿病的并发症主要是以外伤感觉为主,那就主要平时让患者注意不要有外伤。
回答者:网友
其他回答
中医叫消渴,分上中下消。上消主要是肺,多口渴,开始人多比较胖。中消是脾胃,饭量大,人却消瘦。下消是肝肾,喝水多,阴虚火旺。 现在的糖尿病多少饮食引起的,中药辩证调理还要饮食调节,结合断食调理,喝苦瓜,青瓜,冬瓜,苹果汁。针灸,按揉地机,太溪,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穴位可查书,百度。
回答者:网友
其他回答
大多数病人都是可以治愈,不用终身服药的,只是现在西医没有治愈的方法,就进行错误的宣传,误导了病人。
回答者:网友
其他回答
治糖尿病偏方 1.海小蚌取肉,捣烂炖熟,每日数次温服。 2.大田螺20个,养于清水盆中,漂去泥沙,取出田螺肉加黄酒半小杯,拌和,再以清水炖熟,饮汤,每日1次。 3.灰兜巴 (又名闭口袋)是一种山蜘蛛寄生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峨眉山老茶树头部生长出来的菌科植物。 性味:平、淡 主治:糖尿病 适用于T型E型糖尿病,当血糖下降到正常值时,应健康饮食,坚持运动,使其控制血糖稳定,不需依赖药物治疗。 4.猪胰1条,淡菜45--80克。先将淡菜(干品)洗净后用清水浸泡约20分钟,然后放入煲汤,待煮开10分钟后加入猪胰同煲。熟透后调味进服,亦可佐餐。 本方为糖尿病人的辅助治疗食品。 5.菠菜梗100克,玉米须扣克。水煎,去渣,取汁,代茶常服。 6.木耳、扁豆各60克。将黑木耳,扁豆共研成细面粉,每服9克,1日2--3次。 7.将半斤绿豆或豌豆等豆类煮八成熟,再加入1250克玉米面或荞麦面和两杯半生水,做成30个等大的窝头,蒸20分钟。每日分5次,共食4~5个。 8.冷毛巾包脚解除糖尿病口渴用冷毛巾包住整个脚板,约三五分钟即可解除口渴,临睡前采用此法,可保证一夜不口渴更不会有尿意。 9.散步治糖尿病饭前饭后散步,每日三餐六次散步,120步、500步1000步各占1/3。(注:饭前饭后两次散步各消耗了血液中一部分的葡萄糖,解决了饭后血糖剧增的矛盾。)
回答者:网友
其他回答
糖尿病中医属于消渴病,分为上消,中消,下消,需要辨证治疗才行 上消(肺热津伤) 【证见】 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质红少津,苔薄黄,脉洪数。 【治法】 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方药】 1.主方玉泉丸(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加减 处方:天花粉、葛根各30克,生地黄、麦冬各15克,黄芩10克,五味子6克,山药、石斛各20克。水煎服。 2.中成药消渴丸,每次5=10粒,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降酮汤(李振琼等《奇效验秘方》) 处方:黄芪40克,生地黄30克,山药30克,玄参35克,黄芩15克,黄连15克,川芎15克,黄柏15克,赤芍15克,苍术15克,栀子20克,茯苓20克,当归20克,生牡蛎5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剂。 (2)人参白虎汤(漆浩《良方大全》) 处方:生石膏50克,知母15克,白参10克,粳米20克,甘草15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剂。 中消(胃热炽盛)【证见】 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结。舌苔黄干,脉滑数。 【治法】 清胃泻火,养阴生津。 【方药】 1.主方玉女煎(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减 处方:麦冬、生地黄、玄参各15克,石膏、天花粉各30克,黄连、栀子、知母各10克,牛膝12克。水煎服。 若大便干结者,可合调胃承气汤。 2.中成药消渴丸,每次5-10粒,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参黄降糖方(胡熙明等《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处方:大黄、桂枝各6—12克,桃仁9~12克,玄明粉3-6克,甘草3克,玄参、生地黄各12。15克,麦冬12克,黄芪30—45克。水煎服。 (2)萝卜汁(来春茂《新中医》1987.8) 处方:红皮白肉萝卜,捣碎榨取汁,每日服100一150毫升,早晚各服1次,7日为1个疗程,连用3-4个疗程。 (3)消三多汤(李振琼等《奇效验秘方》) 处方:党参30克,知母10克,生石膏30克,黄连9克,阿胶9克(溶化),白芍15克,天花粉10克,山药15克,黄精15克,何首乌15克,麦冬9克,地骨皮9克,鸡子黄2枚。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4)扶脾消渴汤(王文彦验方) 处方:党参20克,白术15克,山药20克,沙参20克,麦冬15克,百合15克,玉竹15克,焦山楂20克,鸡内金15克,陈皮10克,甘松15克,葛根15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下消(肾虚精亏) 【证见】 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尿甜,口干,头晕,腰腿酸痛。舌质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 滋阴益肾 【方药】 1.主方六味地黄丸(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加减 处方:山药20克,山茱萸、生地黄各15克,牡丹皮10克,茯苓15克,泽泻9克,枸杞子12克,五味子6克,天花粉30克。水煎服。 若阴损及阳,肾阳亦虚者,可加熟附子10克,肉桂5克,菟丝子、巴戟天各12克。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各20克。 以上各型如出现血瘀之证,可加丹参20克,桃仁、红花各10克。 2.中成药 (1)杞菊地黄丸,每次9克,每日3次。 (2)消渴丸,每次5—10粒,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下消饮(田凤鸣《中国奇方全书》) 处方:天花粉60克,山药40克,黄芪、白术、枸杞子各30克,生地黄、熟地黄各20克,山茱萸、桑螵蛸、黄柏各12克。水煎服。 (2)滋肾蓉精丸(李振琼等《奇效验秘方》) 处方:黄精20克,肉苁蓉15克,制何首乌15克,金樱子15克,山药15克,赤芍lO克,山楂10克,佛手10克,五味子10克。上药共烘干研细末,水泛为丸,山楂粉炭末,包衣,打光干燥,每服6克,每日3次,30日为1个疗程,平均服药时间45日。 (3)补肾滋阴汤(漆浩《良方大全》) 处方:熟地黄20克,生地黄20克,枸杞子30克,山茱萸15克,桑螵蛸12克,黄柏12克,天花粉60克,玄参20克,何首乌30克,黄芪30克,白术30克,山药4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剂。 消渴治疗的其他疗法
回答者:网友
其他回答
糖尿病是西医的说法,中医叫消渴,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糖尿病还是经过诊断,对症用药比较好。无论是,初期,还是后期,不管是上消,还是中消,下消。都要对症用药比较好。
回答者: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