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类黄酮和大豆黄酮区别?

网友 1

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大豆异黄酮是从大豆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活性物质,可以称为植物雌激素,可以调节女性生理代谢,有助于女性健康。生物类黄酮(bioflavanoids),即维生素P,是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它们并非单一的化合物,而是多种具有类似结构和活性物质的总称,因多呈黄色而被称为生物类黄酮。主要的维生素P类化合物包括黄酮、芸香素、橙皮素等,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P中的“P”是指permeability(意为通透性)。由于它最初是从柠檬中分离出来的,化学本质为黄素酮类,所以又称为生物类黄酮。生物类黄酮泛指两个苯环(A-环和B-环)通过中央三碳键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C6-C3-C6化合物。主要是指以2-苯基色原酮为母核的化合物。 苯基色原酮天然的生物类黄酮多为其基本结构的衍生物,多以糖苷形式存在。除常见的O-糖苷外,还有C-糖苷,如葛根素。植物中已发现的生物类黄酮多达5000余种,但研究发现这些生物类黄酮因结构的不同有的表现出生物活性,有的则没有。现在普遍认为生物类黄酮分子中心的alpha、beta-不饱和吡喃酮是其具有各种生物活性的关键。而A、B、C三个环上的各种取代基则决定了不同生物类黄酮分子的特定的生理功能。类黄酮在植物界中分布很普遍,目前已发现的天然类黄酮有2000多种,类黄酮在藻类、菌类中很少发现,苔藓植物大多含有类黄酮,裸子植物中也含有类黄酮,但类型较少,主要为双类黄酮;类黄酮成分最集中的是被子植物,其中豆科、蔷薇科、芸香科、伞形科、杜鹃花科、报春花科、唇形科、玄参科、马鞭草科、菊科、蓼科、鼠李科、冬青科、桃金娘科、桑科、大戟科、尾科、兰科、莎草科和姜科尤为富集。含有类黄酮的常用中药有槐米、黄芪、葛根、陈皮、枳实、银杏叶、山楂、菊花、野菊花、淫羊藿、射干等。而动物和人类日粮中的豆类中类黄酮含量较多。主要是大豆异黄酮及其糖苷。 水果中生物类黄酮的来源包括芦丁(荞麦中含量很高,苦荞含量又是普通荞麦的10多倍)以及橙皮苷,主要存在于柑橘类水果中。最好的食物来源是野玫瑰果、荞麦叶、柑橘类水果、浆果、椰菜、樱桃、葡萄、木瓜、哈密瓜、李子、茶叶、红酒以及番茄。黄瓜中也含有特殊的生物类黄酮,它可以阻止致癌的激素与细胞结合。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