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的化学结构式是??

网友 4

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很多的,不能说甘草的结构式是什么,它里面有效成分有很多中生物碱,是个混合物

回答

其他回答
作为中药,有很多成分。你想知道什么成分的结构式啊 ? 我国学者对甘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舒永华等从内蒙产的乌拉尔甘草中提取、分离出7个皂苷元,其中4 个化合物鉴定为已知成分,24-羟基甘草内酯为首次报道的新成分[2]。张如意等自乌拉尔甘草中分离出两个新的皂苷类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3β-羟基-11-氧化-齐墩果-12-烯-30-羧酸-3-O-β-D-葡萄吡喃糖醛酸基(1→2)-β-D-葡萄吡喃糖醛酸苷,命名为乌拉尔甘草皂苷甲(uralsaponin A);3β-羟基-11-氧化-齐墩果-12-烯-30-羧酸-3-O-β-D-葡萄吡喃糖醛酸基(1→3)-β-D-葡萄吡喃糖醛酸苷,命名为乌拉尔甘草皂苷乙(uralsaponin B)[3]。 刘勤等于1989年首次报道自黄甘草G.eurycarpa的根及根茎中分离到4个黄酮苷,经鉴定3种为已知成分:甘草苷、异甘草苷和夏佛托苷;一种为新成分:黄甘草苷(glycyroside),结构推定为芒柄花素-7-O-[D-β-D-呋喃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4]。 赵玉英等对甘肃产的胀果甘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5];曾路等则研究了云南甘草G.yunnanensis的化学成分,并分离得云南甘草皂苷元A、B和F(glyyunnansapogenin A、B、F)、云南甘草次皂苷元D(glyyunnanprosapogenin D)等10 种新的三萜类成分[6]。高东英等又从中分得羟基查耳酮和后莫紫檀素;胡金锋等分离鉴定到新成分:甲基化英迪紫檀素、5-羟基-7-氧基二氢黄酮,后者命名为云甘宁( glyyunnanin)[7]。 柳江华等从刺果甘草中分离到β-谷甾醇、刺果酸甲酯等5个单体,其中刺果甘草素(pallidiflorin)为一新的天然产物[8]。 李强以甘草苷及其苷元为指标,对内蒙古和新疆乌拉尔甘草不同的生态条件、部位和生长期黄酮类成分的积累动态和贮藏期药效成分的消长规律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质量评价[9]。1993年,他们以甘草酸为指标,对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甘草种质资源圃及新疆、甘肃、陕西、宁夏等地指定实验样地中的乌拉尔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和黄甘草(均为三生甘草)进行了质量评价[10]。刘丙灿等从乌拉尔甘草的稀碱提取液中分离得到甘草葡聚糖GBW,并进行了结构测定[11]。 曾路等运用HPLC法对国内15 个产地的8种甘草中的12个化合物,即甘草酸、乌拉尔甘草皂苷甲、乌拉尔甘草皂苷乙、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香豆素(glycycoumarin)、异甘草香豆素(isoglycycoumarin)、甘草查耳酮(licochalcone A)、甘草酚(glycyrol)、异甘草酚(isoglycyrol)进行了分离和含量测定,并根据测定的结果对国产甘草的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12]。 杨岚等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从6种甘草属植物(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黄甘草、粗毛甘草、刺果甘草)根中提取的10 个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分离,并分析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组成。结果表明,不同种的甘草中所含黄酮类化合物的成分、含量均不同[13]。 王晓强运用薄层光密度法对黄甘草、胀果甘草、欧甘草、乌拉尔甘草、欧甘草变种G.glabra var.glandalifera中所含的甘草苷、异甘草苷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甘草苷的含量在胀果甘草中最多,黄甘草、乌拉尔甘草、欧甘草变种及欧甘草变种及欧甘草中的含量依次降低;异甘草苷的含量在黄甘草中最高,胀果甘草、欧甘草、乌拉尔甘草、欧甘草变种中含量依次降低[14,15]。 邱春等对甘草根、茎、叶不同部位的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报道甘草中含有18 种氨基酸,河南师范大学的王彩兰等对圆果甘草G.squamunosa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16]。刘伯衡等对新疆产甘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含量进行了研究[17]。新疆大学的薛良驹对新疆甘草的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18]。
回答者:网友
其他回答
我晕!你太厉害了!它的组成结构~我不清楚,是甘草还是甘草片啊?? 我只能说一下!!很多人认为甘草片是中成药,其实甘草片是化学制剂!
回答者:网友
其他回答
C42H62O16
回答者:网友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