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

网友 4

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药品说明书 药品成份 作用、功效 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系统、皮肤软组织以及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的各种急、慢性细菌感染症,包括:1.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咽喉炎,化脓性唾液腺炎等。2.下呼吸道感染:肺炎、慢阻肺并急性肺部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等。3.泌尿系感染: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淋菌及非淋菌性尿道炎、淋病、急性前列腺炎、慢性泌尿系感染急性发作、付睾炎等。4.生殖系感染:子宫附件炎、子宫内感染、前庭大腺炎等。5.消化系感染:急性细菌性痢疾、肠炎、伤寒、霍乱、胆囊炎、胆管炎等。6.外科感染:肛周脓肿、乳腺炎、外伤、烫伤、手术伤口等表浅性继发感染。7.耳鼻喉科感染:外耳道炎、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副鼻窦炎等。8.眼科感染:眼睫炎、麦粒肿、泪囊炎、睫板腺炎等。9.口腔科感染:牙冠周围炎、颌炎等。10.皮肤及其它软组织感染:丹毒、蜂窝组织炎、化脓性甲周炎、淋巴管(结)炎、集簇性痤疮、感染性粉瘤、疖等。 药品禁忌 对本品及氧氟沙星有过敏史者禁用;有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慎用。 注意事项 1. 由于目前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者多见,应在给药前留取尿培养标本,参考细菌药敏结果调整用药。2. 本品大剂量应用或尿pH值在7以上时可发生结晶尿。为避免结晶尿的发生,宜多饮水,保持24小时排尿量在1200ml以上。3.肾功能减退者,需根据肾功能调整给药剂量。4.应用本品时应避免过度暴露于阳光,如发生光敏反应需停药。5.肝功能减退时,如属重度(肝硬化腹水)可减少药物清除,血药浓度增高,肝、肾功能均减退者尤为明显,均需权衡利弊后应用,并调整剂量。6.原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者,例如癫痫及癫痫病史者均应避免应用,有指征时需仔细权衡利弊后应用。 7.偶有用药后发生跟踺炎或跟踺断裂的报告,如有上述症状发生,须立即停药,直至症状消失。 其他说明 药理毒理学: 本品主要作用靶位在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旋转酶,这是一种部分异构酶,共有4个亚单位,本品作用于A亚单位,干扰DNA复制、转录和重组,从而影响DNA的合成,导致细菌死亡。本品的耐药菌株不多,体外抗菌实验结果表明:本品不仅对葡萄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肠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以及对大肠埃希氏菌、克雷伯氏菌属、变形杆菌属、沙雷氏菌属、肠杆菌属、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摩根氏菌属、费劳地枸橼酸杆蓖、铜绿假单胞菌、弧菌科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显示很强的抑菌及杀菌作用,而且对厌氧菌的消化性链球菌及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亦有良好的抑菌、杀菌作用。本品与本类药物之间存在交叉耐药性,但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 药代动力学: 口服后吸收完全,单剂量口服0.2g后,血药峰浓度(Cmax)约为2.9mg/L,达峰时间(Tmax)约为1小时。血消除半衰期(t1/2β)约为6小时。蛋白结合率约为30%~40%。本品吸收后广泛分布至各组织、体液,在扁桃体、前列腺组织、痰液、泪液、妇女生殖道组织、皮肤和唾液等组织和体液中的浓度与血药浓度之比约在1.1~2.1之间。本品主要以原形自肾排泄,在体内代谢甚少。口服48小时内尿中排出量约为给药量的80%~90%。本品以原形自粪便中排出少量,给药后72小时内累积排出量少于给药量的4%。 用法用量: 口服。 成人常用量:1.支气管感染、肺部感染:一次0.2g,一日2次,或一次0.1g,一日3次,疗程7~14日。2.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一次0.1g,一日2次,疗程5~7日;复杂性尿路感染:一次0.2g,一日2次,或一次0.1g,一日3次,疗程10~14日。3.细菌性前列腺炎:一次0.2g,一日2次,疗程6周。成人常用量为一日0.3~0.4g,分2~3次服用,如感染较重或感染病原体敏感性较差者,如铜绿假单胞菌等假单胞菌属细菌感染的治疗剂量也可增至一日0.6g,分3次服。 不良反应: 本品与氧氟沙星相似,是氟喹诺酮类药物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的安全有效的品种。由于其3-甲基恶嗪环左旋异构体的化学特性,其碱基水溶性比氧氟沙星明显提高,明显减少了对神经系统的副作用。本品体内无蓄积作用。本品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如胃肠不适,恶心呕吐。偶见焦虑、失眠、头晕、头痛等神经系统反应;湿疹、皮疹、红斑等过敏反应及血清谷丙丙转氨酶总胆红质升高等。上述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2.7-5.2%,停药后即可消失。本品是一个安全有效的药物。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动物实验未证实喹诺酮类药物有致畸作用,但对孕妇用药进行的研究尚无明确结论。鉴于本药可引起未成年动物关节病变,故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应用本品时应暂停哺乳。 儿童用药: 本品在婴幼儿及18岁以下青少年的安全性尚未确定。但本品用于数种幼龄动物时,可致关节病变。因此不宜用于18岁以下的小儿及青少年。 老年患者用药: 老年患者常有肾功能减退,因本品部分经肾排出,需减量应用。 药物相互作用: 1.尿碱化剂可减低本品在尿中的溶解度,导致结晶尿和肾毒性。 2.喹诺酮类抗菌药与茶碱类合用时可能由于与细胞色素P450结合部位的竞争性抑制,导致茶碱类的肝消除明显减少,血消除半衰期(T1/2)延长,血药浓度升高,出现茶碱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震颤、不安、激动、抽搐、心悸等。本品对茶碱的代谢虽影响较小,但合用时仍应测定茶碱类血药浓度和调整剂量。 3.本品与环孢素合用,可使环孢素的血药浓度升高,必须监测环孢素血浓度,并调整剂量。 4.本品与抗凝药华法林合用时虽对后者的抗凝作用增强较小,但合用时也应严密监测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5.丙磺舒可减少本品自肾小管分泌约50%,合用时可因本品血浓度增高而产生毒性。 6.本品可干扰咖啡因的代谢,从而导致咖啡因消除减少,血消除半衰期(T1/2?)延长,并可能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7.含铝、镁的制酸药、铁剂均可减少本品的口服吸收,不宜合用。 8.本品与非甾体类抗炎药芬布芬合用时,偶有抽搐发生,因此不宜与芬布芬合用。 药物过量: 其他:

回答

其他回答
北京双鹤
回答者:网友
其他回答
本品具有广谱抗菌作用,抗菌作用强,对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和流感嗜血杆菌、嗜肺军团菌、淋病奈瑟菌等革兰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也有抗菌作用,但对厌氧菌和肠球菌的作用较差。本品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其体外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两倍。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阻止细菌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 药代动力学 口服后吸收完全,单剂量口服0.2g后,血药峰浓度(Cmax)约为2.9mg/L,达峰时间(Tmax)约为1小时。血消除半衰期(t1/2β)约为6小时。蛋白结合率约为30%~40%。本品吸收后广泛分布至各组织、体液,在扁桃体、前列腺组织、痰液、泪液、妇女生殖道组织、皮肤和唾液等组织和体液中的浓度与血药浓度之比约在1.1~2.1之间。本品主要以原形自肾排泄,在体内代谢甚少。口服48小时内尿中排出量约为给药量的80%~90%。本品以原形自粪便中排出少量,给药后72小时内累积排出量少于给药量的 4%。 适应症 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 1.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包括单纯性、复杂性尿路感染、细菌性前列腺炎、淋病奈瑟菌尿道炎或宫颈炎(包括产酶株所致者)。 2.呼吸道感染,包括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支气管感染急性发作及肺部感染。 3.胃肠道感染,由志贺菌属、沙门菌属、产肠毒素大肠杆菌、亲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等所致。 4.伤寒。 5.骨和关节感染。 6.皮肤软组织感染。 7.败血症等全身感染。 用法用量 口服。 成人常用量: 1.支气管感染、肺部感染:一次0.2g,一日2次,或一次0.1g,一日3次,疗程7~ 14日。 2.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一次0.1g,一日2次,疗程5~7日;复杂性尿路感染:一次0.2g,一日2次,或一次0.1g,一日3次,疗程10~14日。 3.细菌性前列腺炎:一次0.2g,一日2次,疗程6周。成人常用量为一日0.3~0.4g,分2~3次服用,如感染较重或感染病原体敏感性较差者,如铜绿假单胞菌等假单胞菌属细菌感染的治疗剂量也可增至一日0.6g,分3次服。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腹部不适或疼痛、腹泻、恶心或呕吐。 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可有头昏、头痛、嗜睡或失眠。 3.过敏反应: 皮疹、皮肤瘙痒,偶可发生渗出性多形性红斑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光敏反应较少见。 4.偶可发生: (1)癫痫发作、精神异常、烦躁不安、意识混乱、幻觉、震颤。 (2)血尿、发热、皮疹等间质性肾炎表现。 (3)静脉炎。 (4)结晶尿,多见于高剂量应用时。 (5)关节疼痛。 5.少数患者可发生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血尿素氮增高及周围血象白细胞降低,多属轻度,并呈一过性。
回答者:网友
其他回答
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一种喹诺酮类的消炎药,楼主你想要问什么?
回答者:网友
官方回答
回答者:小九六 官网
小九六为您提供优质国内供应商81家,甲磺酸培氟沙星厂家
我来回答

化工词典

甲磺酸培氟沙星结构式图片|70458-95-6结构式图片
甲磺酸培氟沙星
Pefloxacin mesylate
70458-95-6
C18H24FN3O6S
429.46306705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