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由氨基糖与氨基环醇通过氧桥连接而成的苷类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起到杀菌作用,属静止期杀菌药。其杀菌作用具有如下特点:
1.杀菌作用呈浓度依赖性。
2.仅对需氧菌有效,尤其对需氧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作用强。
3.具有明显的抗生素后效应。
4.具有初次接触效应。
5.在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增强。
体内过程
1.吸收 极性较大,口服很难吸收,仅作肠道消毒用。全身给药多采用肌内注射,吸收迅速而完全。
2.分布 血浆蛋白结合率均较低。在大多数组织中浓度都较低,脑脊液中浓度不到1%,即使在脑膜发炎时也达不到有效浓度。而在肾皮质和内耳内、外淋巴液中浓度较高,这可以解释它们的肾脏毒性和耳毒性。
3.消除 主要以原形经肾小球滤过排泄,t1/2约为2~3 h,肾衰竭患者可延长20~30倍以上,从而导致药物蓄积中毒。
有耳毒性和肾毒性
其他回答
1. 有相似的体内过程(ADE)
由于氨基苷类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多个的氨基和胍基等碱性基团,为比较强的有机碱, 因此
*口服难吸收,适用于肠道感染和肠道消毒,全身感染需注射给药
*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10%),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但在耳淋巴液和肾皮质中分布浓度高;
*在体内不被代谢,约90%以原形经肾小球滤过排泄,尿药浓度高,适用于泌尿道感染,在碱性尿液中抗菌作用增强。
2. 抗菌谱相似
对多数需氧G-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对G-球菌效差;
对耐药金葡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对其它G+球菌如链球菌无效;
大多数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良效,如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小诺米星、西索米星、阿米卡星等;
部分药物对结核杆菌有效,如链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
阿米卡星对铜绿假单胞菌和结核杆菌都有效。
3. 抗菌机理相似
氨基苷类为静止期杀菌药,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并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
(1)抑制蛋白质合成的多个环节(起始、延伸、终止)即全过程:
起始阶段:抑制30S亚基始动复合物和70S亚基始动复合物的形成;
延伸阶段:与30S亚基的P10蛋白结合,致A位歪曲,mRNA错译,合成异常无功能或毒性的蛋白质,;
终止阶段:阻止终止密码子与A位结合;阻止70S核糖体的解离。
(2)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使菌体内的生命物质外漏致细菌死亡。
4. 细菌对氨基苷类易产生耐药性,
5. 主要不良反应相同
(1)耳毒性:损害第8对脑神经,包括前庭损害和耳蜗损害,
前庭神经损害:眩晕、头昏、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和共济失调;
耳蜗神经损害:耳鸣、听力下降、甚至永久性耳聋;
预防: 询问早期症状(眩晕、耳鸣),检查听力,
避免与有耳毒性的药物合用,如万古霉素、高效利尿药呋噻米、依他x酸及脱水药甘露醇合用,
H1受体阻断剂可掩盖其耳毒性,避免合用。
(2)肾毒性:表现为蛋白尿、管型尿、血尿等,严重者可产生氮质血症、肾功能减退甚至无尿;
预防:避免与肾毒性的药物合用,如第一代头孢菌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两性霉素B等;
(3)肌毒性:氨基苷类可阻滞运动神经-肌肉接头,
抢救:一旦发生可采用新斯的明和钙剂对抗。
(4)变态反应: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疹、药热、链霉素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特点:过敏性休克少见但死亡率高。
回答者: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