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回答者:网友
一、小儿造血特点
造血器官起源于中胚叶,小儿愿一远盐盟找宽货践庆磁在胚胎期及出生后的不同发育360问答阶段,造血的主要器官并不相同,可分为胚胎期造血和生后造血。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一)胚胎期造血
造血首先在卵黄囊出现,然后出现肝、脾等髓外造血,最后转移至骨髓造血,因而形成三个不同的造血阶段,这三个造血阶段不是截然分割的,而是互相交错的。
1、中胚叶造血期:在胚胎第3周出现卵黄囊造血,在中胚叶组织中出现广泛的原始造血成分,其中主要是原始的有核红细胞。在胚胎第6周后,中胚叶造血开始减退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
2、肝造血期:在胚胎第8周时,肝出现活动的造血组织,并成为胎儿中期的主要造血部位,在肝脏的窦状隙出现造血细胞。肝脏造互菜汉突永庆强血首先是产生有核红细胞,以后产生粒细胞和巨核细胞农钱好广拉说握载做,至胎儿期6个月后,肝造血逐渐减退。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3、脾造血期:约在胚胎第12周脾脏开始造血,可生成红细胞、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胎儿5个月时,脾脏生成红细胞和粒细故重次司跳养喜章著胞的活动减少,并逐渐消失,而造淋巴细胞的功能可维持终身。
4、骨髓造血期:胚胎第6周时,骨髓腔发育已初具规模,但其造血功能在第6个月后才渐稳定,并成为造血的主要器官,出现2-5周后骨髓成为唯一的造血场所。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二)生后造血
1、骨髓造血:出生后主要是骨髓造血。婴儿期全身骨髓流磁腔充满了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全部参与造血,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儿童期长骨干觉进提万送中的红髓开始脂肪化并逐渐形成黄髓,因此到了年呼伟长儿和成人期红骨髓仅限于肋骨、胸骨、脊椎、骨盆、颅骨、锁字骨和肩胛骨,但黄髓仍有潜在的造血功能,当需要增加造血时,它可转变为红髓而恢复造血功能。
小儿在出生后前几年因缺少黄髓,故造血的代偿潜力甚少,如果需要增加造血,就会出现髓外造血。
2、骨髓外造血:在正常情家华至味测况下,髓外造血极少,仅限于脾、淋巴结生成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出生后,尤其在婴幼儿期,全身骨髓布满了红髓,加之造血功能尚未完善,代偿功能薄弱,当发生感染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需要增加造血时,肝可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而出现肝肿大,同时可出现脾和淋巴结肿大,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和(或)幼非稚中性粒细胞。当病因消除、贫血纠正后骨髓外停造血也随之停止。
二、血象特点:小儿血象有明显生模课降运激侵阳德含的年龄特点
(一)红细胞数格展检鲁六及血红蛋白含量
胎儿期由于氧能量相对较低,处于相对缺氧状态,加上来自母体及胎盘的怀形生血剌激,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较高,出生时红细胞数可达5-7×1012/L,血红蛋白可高达150-220g/L。
生后6-12小时因睡眠多,进食较少和不显性失水,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广使风镇范量往往比出生时高些。随着自主呼吸的建立,血氧含动部谈径究行尽正浓星量增加,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骨髓暂时性造血功座沉别迅渐复能复巴能降低。加上胎儿红细胞寿命较短,且自行破坏溶解(生理性溶血),以及婴儿生口北成轮垂益欢差村长发育迅速,血循环量迅速增加等因素,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至2-3个月时红细胞数降至3×1012/L,血红蛋白量降至110 g/L左右,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这是一种自限性贫血,无明显临床症状,一般不影生长发育,也无需治疗,但这个阶段要注意护理,加强营养,积极处理感染及营养性疾病,以防发展成病理性贫血。3个月以后,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增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又缓慢增加。
(二)白细胞数及分类
初生时由于产程的剌激及体内外环境的突然变化,白细胞数为15-20×109/L,生后6-12小时由于血液浓缩,可增高到21-28×109/L,然后逐渐下降,1周时平均为12×109/L,婴儿期维持在10×109/L左右,8岁以后接近成人水平。
白细胞分类,不同年龄差别很大,主要为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变化。出生时中性粒细胞占60-65%,淋巴细胞占30-35%,生后4-6天两者比例约相等。之后在整个婴儿期,学龄前期,中性粒细胞渐增加,4-6岁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两者比例又相等。7岁后白细胞分类与成人相似。
(三)血小板数
血小板数与成人相似,约为150-250×109/L。
(四)血红蛋白的种类
不同的血红蛋白分子是由不同的多肽链组成的,构成血红蛋白分子的多肽链共有5种,分别称为α、β、γ、δ及ε链。
在胚胎、胎儿、儿童和成人的红细胞内,正常情况下可发现6种不同的血红蛋白分子:胚胎期的血红蛋白为Gower1(δ2ε2),Gower2(α2ε2)和Portland (δ2γ2);胎儿期的血红蛋白为HbF(α2γ2);成人血红蛋白,即HbA(α2β2),HbA2(α2δ2)。
(五)血容量
小儿血容量相对比成人高,新生儿血容量约占体重的10%,平均为300ml,儿童占体重的10-8%。
。